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7期   作者:袁灯、赵亮、王正、孔融、胡鹏恺
[导读] 现阶段净水厂存在忽视排泥水处理处置环节的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到排泥水的污染特性
        袁灯、赵亮、王正、孔融、胡鹏恺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现阶段净水厂存在忽视排泥水处理处置环节的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到排泥水的污染特性,在排泥水处理处置期间缺乏严格的责任机制,所采用的排泥水处理处置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为切实提升排泥水处理水平,确保排泥水处理环节绿色低碳,本文对当前净水厂排泥水处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排泥水处置期间存在问题,提出能够切实提升排泥水处理处置水平的具体措施,以其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关键环节
1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的理论研究
1.1排泥水污染种类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主要就是对污水内产生的固态或半固态废弃物进行处理,由于此些废弃物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及病原体,可严重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对大众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具体来说,净水厂的排泥水污染种类主要体现在:第一,盐分污染。排泥水内含有较高盐分,在随意排放到地表时,可快速提升土壤的导电率,破坏植物生长环境,使植物存活率下降。第二,病原微生物污染。污水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在经过处理后会残留在排泥水内,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第三,有机物污染。在净水厂的排泥水内部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在进入到地表水内,会造成水体负营养化,使水资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第四,重金属污染。经过试验调查研究发现,污水内70%~90%的重金属物质会在处理过程中转移到排泥水内,由于处理后的排泥水主要被应用在土壤,此些重金属物质就会残留在土壤地表,通过生物链长期潜伏在植物或人体内。
1.2排泥水污染特征
        首先,排泥水污染具有不确定因素。由于目前我国对排泥水内的污染物检测工作开展并不积极,因而为确保排泥水能够从负资产转化为正资产,急需对不同性质的排泥水种类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类划分,所以排泥水可持续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其次,排泥水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部分有机污染物难以降解,毒性残留时间长,长期累积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最后,排泥水处理处置任务繁重,我国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于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进入市政领域,由于面临着较大的污水处理重担,排泥水的处理处置工作难免任务繁重,对净水厂的专业处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3排泥水处理处置实际情况
        在净水厂日益扩建的当前背景下,排泥水处理量以及处理种类不断增加,与排泥水处理效果相比,排泥水处理处置实际情况不佳,非法倾倒排泥水等问题频繁出现,导致地区生态环境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及时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水资源能够实现绿色低碳的合理循环,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污水处理期间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的重视力度,针对排泥水处理处置要求,制定更加严格专项的排泥水处理处置办法。

2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的现状分析
2.1忽视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
        部分净水厂没有清楚的认知到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的必要性,在排泥水处理处置系统中的建设投资力度不足,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高于排泥水处理处置基础设施。
2.2排泥水处理处置管理工作不到位
        关于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大一部分净水厂尚未就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制定出严明的责任主体。由于排泥水处理处置需各单位及部门相互协调及监督,涉及的参与部门数量多,处理处置环节复杂,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极有可能导致在出现处理处置不当等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


2.3排泥水处理处置的稳定性有待提升
        当前国内大部分净水厂在排泥水处理处置时,使用浓缩、脱水等工艺,导致排泥水自身的稳定性、无害化处理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受到污水处理意识等直观因素影响,投入到排泥水处理处置稳定化设施的成本较少,设备运行考核目标偏离,部分稳定化处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极大程度浪费了污染处理厂的各类资源。
2.4排泥水处理处置的技术问题
        国家及有关部门在近些年出台了关于排泥水处理处置的相关技术标准,为提升水资源及排泥水资源利用率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但由于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在我国起步稍晚,部分技术标准内容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净水厂内排泥水处理处置的部分技术标准依然不合理。不仅如此,一些排泥水处理处置工艺路线并未做到统筹兼顾,对排泥水处理处置目标的实现并不适宜。如加大排泥水处理处置期间无机药剂的投入力度,使用大量的燃烧处理方式,导致排泥水处理处置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与问题。
3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工艺
3.1HERS排泥水处理处置方式
        HERS排泥水处理处置方式本质上是利用机械脱水的手段处理消化排泥水,运用多效蒸发的手段,将具备活性的排泥水与初沉池排泥水进行分别厌氧消化处理,去除消化气体内的硫,提升排泥水的可循环利用率。该方式能对混合消化后含水率达80%的排泥水进行离心脱水处理,加入适当的轻溶剂油,使之变成具有流动性的浆液进入蒸发器皿内蒸发去水、脱除轻油,使排泥水含水量与含油率分别控制在2.6%和0.15%,同时蒸发时的蒸汽可以应用在蒸发发电中。但由于该方式难以有效收益各类能量,后期电力回收利用转换难度大。
3.2SF排泥水处理处置技术
        SF排泥水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就是将没有消化的混合排泥水,经过机械脱水处理,加入重油,形成流动浆液结构,送入至蒸发系统内,经过脱油与脱水处理,将排泥水含油率与含油量控制在5%~10%以内。而重油作为排泥水处理处置期间的流动介质,能够实现重复利用目标,排泥水在燃烧期间所产生的蒸汽可以用作排泥水干燥及蒸发的热源,更好提升排泥水处理处置期间的能源回收率。
4增强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水平的具体措施
4.1加强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的认知度
        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更加紧迫。由于排泥水在长距离运输期间还面临着泄露并二次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因而在忽视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没有制定出前瞻性排泥水处理处置规划时,极有可能导致排泥水围城的现象出现。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水平,需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重要性认知度,制定出科学专项的排泥水处理处置方案,坚持泥水统治原则,要求排泥水与污水同步规划,处理处置工作协同开展,确保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规划方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加大对处理处置全流程的环保性、低碳性、合理循环性研究力度,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排泥水处理处置工艺。
4.2做好排泥水性质研究工作
        在建立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系统期间,相关部门应做好排泥水性质研究工作,根据排泥水污染性质特征选定适宜的处理处置标准。注重对排泥水的源头控制,防止排泥水在处理处置过程中流入周边水体或土壤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秉持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原则,注重提升排泥水在处理处置环节的能源利用率,将排泥水处理处置工作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5结语
        总而言之,净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处置效果依然处于有待提升阶段,为从根本上提升排泥水处理处置水平,相关单位与参与人员需深刻认识到排泥水处理处置的必要性,深入分析排泥水处理处置期间的需求及各类特征,严格遵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秉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对排泥水处理处置系统进行不断优化,推动排泥水处理处置项目高效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胡维杰.我国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处置需关注的若干内容[J].给水排水,2019,55(3):35-41.
[2]余杰,田宁宁,王凯军,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01):8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