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莹
大庆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6512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企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在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中,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确实能够较好实现对于企业档案的优化管理,档案资料的管理便捷性以及准确性都得到了较好提升,降低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虽然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确实表现出了明显优势,但是同样也对于传统工作产生了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于企业档案保密工作的开展,传统的保密等级和模式很难适应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该力求实现创新优化调整,促使企业档案保密工作能够和档案信息化发展相融合。
关键词:加强;企业保密管理;方案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对档案管理保密性工作具有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针对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制定的相关政策,还是投资建设的资金,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避免档案信息内容的泄露,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与效率。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由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为各领域的稳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1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概述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当前诸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就是借助于各类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改革,以求更好实现自动化网络管理。在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往往可以较好实现对于传统实体档案资料到电子化档案的转变,如此也就能够便于进行企业档案信息的收集、保存和管理,在后续分析应用中也具备明显优势,不容易出现档案严重混乱以及轻易受损问题。从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中来看,其应该实现对于所有企业档案的电子化转变,这也是最为基本的信息化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档案资料的收集、存储以及传递、应用还需要实现一体化处理,以此实现整个企业档案管理流程的信息化转变,促使其可以表现出更强作用价值;最终促使企业档案管理能够具备信息化共享效果,可以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而言,其虽然管理更为便捷,档案信息资料的应用同样也更为高效,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可以说是“双刃剑”,可能因为某些方面管控不到位,进而影响到企业档案管理效果,还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损失。这种不良影响和风险威胁在档案信息泄露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因为档案资料不再以实体档案方式存在,转变为电子化档案信息,进而也就和互联网产生密切关联,同样也很可能因为互联网的一些不安全应用表现,导致档案信息资料泄露或者是被损坏。在企业档案被窃取或者破坏的背景下,因为缺乏实体档案备份,进而就会酿成较大损失。
2档案管理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虽然加大了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局限性,无法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甚至出现档案信息内容不完善、保密性比较低等情况。由于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存在着安全问题,尤其是档案借阅问题,随意的借阅、不按时归还、归还导致的档案内容损坏、缺失等情况,经常性的发展,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可依据的操作要求,使整体工作都不能规范性地操作与管理,完全不利于对档案工作保密的管理。
2.2忽视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
在档案馆的发展,由于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广泛,忽视了对档案的管理,没有指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管理依据,使整体的工作效率逐渐地下降,久而久之,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越来越忽视,促进了档案信息内容的作用发挥,使档案管理缺乏安全保护,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2.3软硬件设施不齐全
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缺乏对档案的管理,未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专门的档案管理室、储存室等,任何一项工作都无法满足档案管理保密性的基本要求,针对档案外泄的问题始终都无法有效地解决。
3企业档案保密工作对策
3.1加强保密知识学习,提升保密意识
企业管理者及其档案管理部门应经常组织员工开展与档案保密知识相关的业务培训,重点是加强《档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保密知识的学习,提升企业员工保守档案秘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2规范划定保密范围,明确保密要求
根据《科学技术保密规定》《保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实际,科学地划定定密范围,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等要求,就绝密、机密、秘密级的事项提出具体的保密期限要求,准确划定保密期限。严格按照涉密档案管理要求,履行档案借阅、查询、归还等手续,规范涉密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
3.3加大保密技术投入,提升保密水平
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可信时间戳、数据双备份、电子密钥、身份认证等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涉密档案的保密科技含量,使用正版档案管理软件,定期进行系统升级,堵塞系统安全漏洞。做好涉密档案的物理隔离,做到涉密不联网、联网不涉密。
3.4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保密工作,往往还需要从具体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入手进行完善优化,避免因为技术层面的影响,导致档案资料出现泄密风险。基于此,针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涉及到的各个软件以及硬件设备都需要进行优化控制,以更好实现对于档案资料的优化保存和应用管理。在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中,往往需要首先考虑到档案管理诉求,根据相关需求合理匹配相适应的系统架构,以满足档案资料保存和管理的基本要求。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还需要专门设置相匹配的安全保护机制,尤其是对于相关电子档案资料的阅读权限,需要结合企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际状况予以恰当设置,要求只有符合岗位等级要求的人员才能够查阅相应档案资料,避免出现越权查阅档案资料的问题出现。针对档案资料的查阅以及下载也需要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管控,能够依托自动化生成的日志进行追溯和跟踪管理,以便及时了解可能出现档案资料泄露的原因,对于相关人员追责处理,更好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性。
3.5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通常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在档案保密的管理过程中,就需要遵守《保密法》的相关要求与规定,能够以此为档案管理的法律依据,把制度要求全面地落实到各个环节中。第一,需要对档案解密工作具有高度的重视,能够对解密的时间加强控制与管理,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解密,也为解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工作职责,能够对各项工作内容中加强管理,定期地对保密档案进行清查,确保档案保密管理工作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都能规范性地操作,发挥出档案工作保密的重要性,确保档案文件的完整性,从根源问题上抑制档案丢失、损坏等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促进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迪迪.企业档案管理刍议——议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五种关系和管理思路[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5):169-170.
[2]岳玲.企业档案管理中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8(2):49.
[3]宋茜.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7(3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