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暗罗不同提取部位药理活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7期   作者:欧阳敏
[导读] 盈江暗罗作为番茄科暗罗属植物新种,其具有重要的药理价值,在抗氧化以及抗菌等方面
        欧阳敏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   江西省萍乡市   337000
        摘要:盈江暗罗作为番茄科暗罗属植物新种,其具有重要的药理价值,在抗氧化以及抗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为更好的研究盈江暗罗的医用潜在价值,在化学提取部位以及药理活性方面具有质的突破,下面我们将探讨盈江暗罗不同提取部位药理活性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盈江暗罗;不同提取部位;药理活性;研究探讨
一、引言
盈江暗罗(Polyalthiaobliqua)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罗属(Polyalthiagenus)植物,为在中缅边境云南省盈江县发现的番荔枝科暗罗属植物新种。国内外学者对该属植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得到了生物碱类、萜类等化合物并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但作为番荔枝科暗罗属植物新种的化学提取部位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课题通过对盈江暗罗不同部位的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确认其主要活性部位及相关药理活性,为盈江暗罗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二、盈江暗罗不同提取部位的研究分析
1.研究方法
1.1盈江暗罗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提取
        用乙醇提取盈江暗罗的根、茎、叶的化学成分,分别用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乙酸乙酯萃取,获得不同提取部位。
1.2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通过对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1.3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抗菌研究
        通过对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
三、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1设计方案
1.1提取与粗分
        依次取盈江暗罗根、茎、叶各1.0Kg分别提取,粉碎得粉末,用75%乙醇浸泡,加热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浸膏用水溶解,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乙酸乙酯反复多次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依次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
2.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1清除羟基自由基(OH????):
        称取一定质量不同部位的浸膏,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分别配制成100mL样品溶液备用。在10mL棕色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4mL邻二氮菲(5mmol/L)、1mL醋酸缓冲溶液(50mmol/LpH6.0)、0.4mlFeSO4(7.5mmol/L)溶液、0.4mLH2O2(1%)和不同体积的样品溶液,用二甲基亚砜定容至10mL,然后于37℃恒温水浴反应60min。在536nm处测量吸光值A,平行三次。按下公式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A2-A1)/(A0-A1)·100%(1)
        (1)式中:A0为不加双氧水,而加入样品时的吸光度;A1为加入双氧水,而不加入样品时的吸光度;A2为加入双氧水和样品时的吸光度,从而得出一定质量不同部位的浸膏的清除率。
        

2.2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称取一定质量不同部位的浸膏,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分别配制成100mL样品溶液备用。取不同体积样品溶液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mLDPPH溶液,用二甲基亚砜定容至10mL,室温避光下反应30mins。其中1mLDPPH和9mL二甲基亚砜A1,VmL样品,1mLDPPH和(9-V)mL二甲基亚砜为A2。在517nm处测定其吸光值A,平行三次。
                                        清除率=(A1-A2)/A2·100%(2)
(2)式中:A1为空白吸收值(t=0min);A2为反应30mins后的吸光度值,最后探讨分析一定质量不同部位浸膏清楚DPPH自由基的能力。
 
       

        综上所述,盈江暗罗4个提取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3、盈江暗罗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将盈江暗罗风干,粉碎称重1.0kg,用75%酒精加热回流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将浸膏悬浊于水中再依次用石油醚(60-90℃)、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分别得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各浸膏冷冻干燥。
        配制不同浓度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分别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常规扩散法即用配好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待测溶液浸透滤纸片(滤纸片直径d=12.56mm);待其自然晾干后放入接有菌种的培养皿中。利用其扩散作用,使滤纸片上的药品溶入培养基中。菌种在经过24h或48h培养后(细菌培养24h、真菌培养48h),观察培养皿中有无抑菌圈,每个浓度三个水平(n=3),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其直径,然后取平均值,测量其抑菌圈大小,由抑菌圈的有无来证明其是否有抑菌作用,并由抑菌圈大小的比较说明抑菌作用的强弱。每个浓度重复三次,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结果可得知,盈江暗罗一处提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水相对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明显抗菌活性。三氯甲烷萃取物有一定抗菌活性
四、盈江暗罗不同提取部位药理性研究的意义
        番荔枝科具有比较原始的性状,它被达尔文称为“活化石”。该科的主要代表有番荔枝属、暗罗属、假鹰爪属等7大属,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暗罗属中的沙煲暗罗在民间长期用作消毒杀菌、退烧和降血压等领域使用。目前我国的众多位学者已从暗罗属的陵水暗罗、斜脉暗罗中分离得到了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抗肿瘤、抗疟等的化合物。国内的外众多学者都对暗罗属进行了研究,从它的多种植物中得到了多种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具有很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国内外学者还未对盈江暗罗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本课题通过对盈江暗罗各部位的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确认其相关药理活性,为盈江暗罗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在疾病治疗中的发扬光大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本论文来源于2018年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盈江暗罗不同提取部位药理活性研究》项目编号:2018B152,用作项目结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海南植物志:第 1 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4: 247.
[2] 张 园,王 菁,刘冰晶,等. 海南四种暗罗属植物挥发油对三种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J]. 山东医药,2011,51(15): 62-64.
[3] 刘慧燕,赵谋明. 江蓠低分子多糖的提取以及抗氧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3): 67-69.
[4] 黄美娥,卓儒洞,唐 莉. 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07(2): 152-154.
[5] 孟 洁,杭 瑚. 虎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J]. 化学世界,2000(8): 418-421.
[6] 王 琪,田迪英,杨荣华. 果蔬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5): 166-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