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鸡东县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鸡西158200
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而工业所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水、废气、废物等污染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这些污染物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而且能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粮食重金属的检测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粮食检测;重金属污染;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1粮食中产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第一,工业“三废”的污染。重金属铅在矿采、焊接、冶炼当中应用十分频繁,而这些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废弃物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含有重金属铅,被不当排放之后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进而影响相关区域的种植农作物。
第二,种植过程中被污染。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农民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但农药和化肥当中的重金属会或多或少地残留在农作物和土壤中。例如,磷肥就含有大量重金属,包括铅、汞、砷等,而氮肥中的铅含量也很高,因此由化肥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此外,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塑料薄膜中含有的热稳定剂也含有一定的铅元素和镉元素,大量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农作物种植也会带来重金属污染。
第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粮食也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例如,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管道、容器等,都可能含有重金属铅,此外,粮食添加剂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造成重金属污染。
2重金属检测的主要方法
众所周知,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随着人们粮食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粮食中重金属含量检测受到了更多地重视与关注。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包含铅、汞、镉、铜等,由于重金属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相关检测技术仍处于发展研究阶段。现阶段,离子质谱法是重金属检测的主要方式,借助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法等技术能够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但在检测精度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加快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成为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趋势。
2.1原子光谱检测技术
原子光谱检测技术是当前粮食重金属污染检测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包含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法等多种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技术成熟等优势。其中原子吸收法又可细分为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前者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且技术十分成熟稳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粮食重金属污染检测领域。后者的优势在于进样量较少、检测灵敏度高,属于痕量分析技术的一种,同样在粮食重金属检测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2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发展而来的重金属检测技术,通过建立结构分析法实现定性或定量分析物质。从应用效果角度来看,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和操作简便的应用优势,但受部分指示剂匮乏因素的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对某些元素的测定。现阶段,紫外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中药、食材的重金属检测中,且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2.3试剂比色检测技术
为满足越来越多的检测工作需求,粮食重金属检测领域也研发出一些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的快速检测技术。试剂比色检测法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其原理为依据重金属与显色剂的有色分子团,通过固定波长的分光光度计加以测定,由此快速得出重金属污染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该技术不需使用大型仪器,且价格十分低廉,因此是快速检测粮食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该检测技术需要对样品进行消解等前处理,如此才能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电极检测技术
电极检测技术的原理为依据离子选择性电极来对粮食试液中的离子活度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粮食试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将纳米技术与电极技术相结合,使电极检测技术逐步发展为高灵敏度、低成本的重金属检测技术,结合微电子技术可研发出更加便携的检测设备,成为当前粮食重金属污染检测中一种十分常用的检测技术。
2.5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近年来,免疫学在粮食重金属污染检测领域有了更多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适用于大批量粮食的重金属检测,监测分析速度及灵敏度都十分理想,同时该技术不需对样本进行等前处理,具方便快捷的应用优势。
3粮食重金属的污染防治措施
3.1加强对耕作农田的调查和治理
通过对粮食种植地进行调查和治理,可以有效地从源头对重金属污染加以管控,从而杜绝重金属污染粮食。因而,在粮食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从而确定耕地是否适合种植农作物。对于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则需要改善农作物种植模式。例如,在冬季种植农作物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对粮食的污染程度;也可以通过种植一些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如蜈蚣草,从而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程度。
3.2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由于工业“三废”对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的“贡献”较大,因此,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及废弃物排放的治理,控制重金属铅的排放。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禁止在农田区、自然保护区开展重金属相关项目;严格根据相关标准明确工厂重金属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质检部门也要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力度。
3.3严格监控粮食流通环境
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销售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因而,相关部门要严格监控粮食流通环境,避免含有过量的铅离子的粮食进入市场。在对粮食进行监控过程中,要确定粮食具有质量卫生检疫合格证,确保粮食质量符合标准。对于粮食的储存,尽量采用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药剂,确保粮食质量不受影响。
3.4加快构建完善的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
要想确保基层地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高效稳定,高质量的开展,应该结合现阶段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粮食的生产情况,加快构建完善的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实行粮食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机结合制度。要始终坚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溯,质量可追踪,责任可界定的基本原则,针对现阶段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所存在的多种问题,科学合理的增加基层地区的安全检测机构数量,扩大原有检测机构的规模和检测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粮食质量安全的需求。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这是提高检测水平的前提保证。
3.5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要想提高粮食质量检测质量,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粮食检测工作机制,实行对粮食检测的科学规划,注重加强农业质检卫生部门的有效合作,实现粮食检测的优势互补,从而显著提高粮食质量检测标准。在消除粮食质量检测法律法规方面不足之外,还应该构建完善的粮食质量检测控制体系,建立合作监测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地区检测点配置,形成完善的内外部控制体系。保证各项仪器设备充分供给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全面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控粮食重金属实检测试剂与耗材的质量验收关卡,严格执行各项验收工作,保证粮食重金属检测结果的合格性,确保整个检测结果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新文.粮食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探讨[J].粮食流通技术,2018,000(016):49-51.
[2]杨婷婷,严艺琳,石文婷,等.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的快速检测研究进展[J].粮食与粮食工业,2019,026(002):56-60.
[3]邓锐.粮食检测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粮食,2019.
[4]霍剑平.粮食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038(0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