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可视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田沛玉
[导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航空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内空中交通管理实现了可视化的程度,因而更加需要对空中交通管理研究的动态进行充分掌握,对此文章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可视化展开了研究。
        田沛玉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云南分局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航空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内空中交通管理实现了可视化的程度,因而更加需要对空中交通管理研究的动态进行充分掌握,对此文章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可视化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知识图谱;国内空中交通管理;可视化;研究
引 言:
        随着国内空中交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长,使得空域呈现了饱和状态,甚至出现飞行冲突快速增加、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不断增大、航班出现大面积延误等各种严重的问题,使得空中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有序性、高效性等方面收到了严重影响。而知识图谱结构是相对比较科学的,属于一种可视化的只是图形,将其在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使用能够获得可视化的效果。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视化分析
        1.1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数据涞源与相关方法
        这里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中交通”等内容为主题的文献之中,在其中一共获得了4300多条数据信息,依据布拉德福定律我们得知,针对该领域展开研究的文献多集中于核心期刊类型的重要文献当中,为了保证检索的准确性,在具体实施检索的时候需要需要选择“EI源期刊、核心期刊、CSCD期刊”,然后再经过相关的筛选将不相关的声明、通知公告等进行去除,将相关检索结果以Refworks文本文件的形式导出。
        1.2关于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产出的时间图谱
        论文产出是对相关研究领域现有知识各个因素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比如知识的累积量、成熟程度等,通过时间图谱针对近20年内关于空中交通管理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王国空中交通管理在1999至2006年之间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2007年至2011年间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趋势逐渐呈现增长的状态,而2011年间迎来了第一次巅峰阶段,次年出现了显著的回落现象,于2014年迎来了第二次巅峰状态,之后的每一年基本上都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可见,国内控制那个交通管理领域的研究程度已经趋于成熟状态。
        1.3关于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研究的学科分布
        依据近20年内关于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论文研究,发现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文量为374篇,占总发文量的79.0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发文量为38篇,占总发文量的8.03%;航空电信技术学科的发文量为19篇,占总发文量的5.49%;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学科的发文量为16篇,占总发文量的4.01%;交通运输经济学科的发文量为14篇,占总发文量的3.38%[1]。


2.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实现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2.1 Socket技术与Webscket技术的应用
        基于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基础上的当前协议,需要将TCP协议与UDP协议作为基础。这两种协议所对应的应用场景与需求是不同的。TCP协议在使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在效率方面有些差强人意,UDP协议的可靠性不足,但是在实际连接与传输的过程中其速度是非常快的。建立在这两种协议的基础上,使得很多通信机制被提出,其中Socket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Socket实际上是指两个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采取双向通信的连接方式,来实现相关数据的有效交换,也可以把数据交换方式中其中的一端称为Socket。Webscket这种技术在出现之前,浏览器在对双端通信实施模拟的时候,一般会采用轮询或Comet方案。但是,这些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对于网络服务带宽的消耗量是极大的。Webscket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将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切实使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双端通信得以实现,并对服务器在实时推送信息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全面的解决。
        2.2飞行轨迹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自动相关监视技术”进行了提出。这种监视系统在对相关目标实施监视的时候,已经不再依靠地面雷达来具体实施了,而是依靠飞机自身所具备的GPS技术来实现对自己位置信息的获得,然后再对数据链或卫星技术将信息回传到地面,促使地面能够实现相应的监视目的。
3.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实现可视化系统的相关部署与测试
        3.1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实现可视化系统的部署
        系统部署属于一些必要性的变量设置,主要是针对全部工程文件及服务器计算机实施的相关部署,同时需要对所需要的后端环境进行安装,以保证服务运行能够始终保持正常状态,进而在后续系统测试与使用中奠定坚实的基础。⑴系统环境的部署: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主要采用B/S结构来具体实施设计,仅需要将功能部署在服务器中。系统可分为地图服务与数据服务两大类型。但是,由于属于测试环境,离线地图瓦片较少,所以在对两者进行部署的时候,会将其共同部署于统一的服务器上。⑵系统的相关部署方法:在具体部署的时候,需要将系统服务于地图服务的工程压缩包分别进行解压,使其解压到相应用户的目录下,解压的工程文件夹名称通常会默认为ATCSV和Geoserver,同时还需要对环境变量进行配置,并分为两个解压目录路径。⑶系统的测试过程:系统在实际开启之前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在测试之前需要预先使Socket这一简单的客户端得以实现,主要在系统对各种类型文件信息的发送环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需预先在数据库中添加部分的静态数据记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空中交通管理些阶段的发展是较为良好的,对于我国空中交通管理进一步获得整体进步是有利的,在我国市场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因此,有必要针对空中交通管理实施进一步的改革。促使我国空中的运输能力获得有效性提升,能够与世界空中运输发展步伐拉近距离。
参考文献:
[1]王剑辉,朱晓波,夏正洪,何乃帅.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37(06):11-19.
[2]刘建准,唐霈雯,石密,史慧敏,阎耀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情报介入的研究进展与启示——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文献与数据学报,2019,1(02):109-120.
[3]李昊青.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应急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2010-2014)[J].现代情报,2016,36(01):16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