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身份证号:41142119861203****,陕西省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更加追求更高水平的建筑物空间设计,这就需要建筑设施的空间设计永远保持进步。根据建筑设计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建筑空间结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空间;结构;优化设计
1.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大众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建筑感受,不再只是简单地满足于建筑物所拥有的安全性能,或是遮风挡雨的功能,因此设计师们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赋予建筑更加合理化的设计。
分析大多数建筑空间设计者的心理需求,他们更习惯去研究建筑的内涵,也就是空间结构,反而不太重视人们的视觉需求及使用需求,甚至觉得建筑外观很肤浅,建筑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体验的。就目前形势而言,这种想法有些浅显,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都是需要对外展示的,因此视觉体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没有引起设计者重视的一部分。另外,建筑设计中功能分区设计、区域空间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较多,建筑是服务于人的,在空间上的配置设计更应该符合日常需求,而非简单地进行粗略估计,只有确定空间的大小才能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空间的具体功能,避免在建筑空间资源上造成使用不均的浪费行为。
建筑物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确定服务对象是城市内部全体人们而不是单独个体,要尽可能让建筑物设计风格、设计效果满足大众审美、功能需求。项目设计师需要从诸多方面考虑设计方案的施工图,唯有这般才能使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化、大众化,以此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各方面需求。
2.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空间尺度不协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空间尺度、比例布局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进而打造一个和谐的空间尺度比例,确保建筑能够体现出形态美,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具有美感的建筑设计。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这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高建筑物的高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然而,设计在追求高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导致了建筑空间尺度不协调,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程度,也对大众的审美造成了冲击。
2.2活动空间设计缺乏
活动空间的营造在我国建筑设计中是比较缺乏的内容,我国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功能的优化完善上,对活动空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娱乐活动区的建设严重不足,在建筑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便。
2.3结构设计风格无中国特色
现阶段,很多建筑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融入人文历史因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大拆大建等行为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过度商业化的建设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在国外设计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过度“洋化”的现象,对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导致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历史气息非常匮乏,长此以往是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此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仿、抄袭的现象,这导致了建筑设计没有特色可言,在建筑之间普遍存在雷同的现象,限制了我国建筑空间设计的创新发展。
3.空间结构设计优化对策
3.1优化设计理念
3.1.1中庭结构设计的改进
现今中庭空间概念在中国已被广泛使用,并且多用于高层公寓楼。
中庭空间的大厅往往都十分气派,可以营造出温馨宜人的环境,并且也能够给人一种和平与快乐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庭空间结构可以带来的益处,因此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欢迎,尤其是现代职场人的劳动压力都比较大,因此这种建筑模式便在这类人中便起到了很好的减压作用,使得职场人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除此之外中在庭布置各种植物和喷泉,还能形成一种自然、开放和舒适的环境,从而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
3.1.2中心结构的改善
在中心空间中,设备房、厕所、电梯等部分的结合改变了空间设计,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这类结构设计着重于建筑的几何中心,并将关键的部分集中于此,同时也让扭矩与剪切应力得到弱化。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抗震性以及安全性。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比如会对灾难发生时的顺利逃脱产生阻碍,以至于这种设计方法逐渐消失了[1]。
3.1.3完善底部空间布局设计
底部空间结构是最常用的设计布局模板之一,通常要应用在商业大厦中才效果最好。空间的下部底部空间通常用于改善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布局,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建筑物的空间[2]。
3.1.4加强多核空间结构设计
多核空间布局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规划和塑造的,并且一般运用在商业大厦的空间设计中,在这类设计中,底楼的空间已尽可能地得到了扩大,这可以为在里面活动的人提供更多便利;除此之外这个设计模式的建筑物可拥有良好的强度,从而保证其稳定性;在照明方面,这种分层结构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照明条件,这样便可以有效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2材料检验制度
顺利进行建筑工作的先决条件便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因此在这方面就要建立和完善存储管理和验收管理的相关流程,从而在管理材料质量上真正发挥作用,并提升在管理内容存储方面的水平。除此之外符合文件的相关要求,健全材料验收和使用制度,是确保项目正确开发的前提。而现在中国的某些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受到的控制非常有限,并且过于简单,因此建筑材料管理就显得十分形式化,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3.3对构件的布置加以优化
针对加强建筑空间结构设计来讲,对其构件的布置加以优化所具备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在对构件的布置加以优化的时候,相关的人员需对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加以合理化运用。另外,在对构件的布置加以优化当中因为框架和剪力墙不仅可以是刚接的方式,而且还可以是铰接的方式,所以对于建筑的空间结构复杂特征,相关的人员可经融合各类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来对构件的布置做进一步优化。此外,在对构件的布置加以优化当中,相关的人员还应对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与延伸性及整体性加以重视,,并促使其对地震力具有较强的吸收性能,进而可以于这一基础下推动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效率得以不断的提高[3]。
3.4强化整体的空间结构设计
在对建筑空间结构进行设计时,倘若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建设效益,更极易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最终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规避上述问题,进行建筑空间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对空间布局进行整体设计,具体而言就是设计者需严格按照逻辑性的原则,应用“分级分区”理论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
4.结束语
空间结构的设计是建筑架构的关键部分,在带给人们更为舒适的工作、休闲、娱乐,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建筑业的发展,因此专业的设计师就应当在设计过程应不断优化技术水平。而本文上述的问题在建筑企业的设计和施工中经常遇到,并且与此同时很容易被设计者忽略。因此设计师需要进一步熟悉规则和相关原理,不断积累经验,并选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基本问题,以便满足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要求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5.参考文献
[1]康倩.浅谈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9):687.
[2]温正慧,陈峰等.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157.
[3]曹青.建筑空间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