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秦宪阳
[导读] 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宪阳
        国网乳山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乳山市  264500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具有着传输电能的使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是保证电力供应、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因此,提升行业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并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创新人才队伍、施工工艺、操作设备,不断为电力工程以及电网建设提供服务,使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始终保持先进生产力,不断推进电网建设,为国家能源技术革新提供不懈动力。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阶段的常见问题
        现阶段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是影响输电线路建设的施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施工作业开展之前,首先要进行查勘并做好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然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建设安全、顺利的开展。比如为保证杆塔的稳定性,需要确定合理的杆塔埋深,一般确定杆塔的六分之一作为埋深,但是输电线路的工程实际情况与施工设计方法和设计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造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阶段的安全系数下降,也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另外,在土质疏松的地基上进行施工作业时,若没有采取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措施,这就会给输电线路遗留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性极大的降低。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设置相应的安全监督机构进行安全监督,确保输电线路建设严格按照国网标准与各类技术规范执行。由于我国地质复杂及环境情况各异,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较为复杂,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编制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置方案,否则将会造成工程延期等各类状况。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
        2.1基础工程
        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是杆塔及其附件的承重构件,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杆塔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杆塔是输电线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承受输电线的拉力,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的运行,那么就必要严格保证杆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
        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囊括各类地质环境,从平原到丘陵,从盆地到高原,为将电能输送到全家万户,就必须建设好坚强的输电线路,同时也给输电线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施工时,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通常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转角塔的基础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优点主要是能够抵抗其上拔力,因此在输电线路施工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另外,部分工程是采用岩石为基础,就必须提前对岩石进行查勘,观察是否其与设计方案中是否相符合。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可继续进行施工,同时需要注意,在岩石基础上进行施工不能破坏岩石的原结构,锚筋的安装位置与设计方案一致。
        2.2杆塔选择的基本要求
        电力工程项目输变电送电线路基础施工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杆塔设施的施工工作。首先结合实际条件,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杆塔设施作为电力工程项目输变电送电线路的施工基础。要根据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具体要求的不同选择杆塔设施,在实际选择杆塔设施时,应该注意当地陡坡地形上杆塔设施基础是否容易遭受冲刷作用。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受力畸形情况,必须避免杆塔设施出现档距孤立的情况。
        在丘陵地形或者山地地形条件进行杆塔设施建设施工时,除了要测量当地稳固的边坡位置外,必须要做好紧线拉线、排杆和立杆等工作,方便后续的焊接作业。在重冰区,设施档距要均匀,不允许出现档距过大或过小的情况。针对拉线杆塔设施,要明确杆塔的实际位置,尽可能避免出现在路边区域和池塘边区域,避免出现平线打入的情况。
        应该根据不同条件的地理地貌特征,有针对性的选用输变电送电线路的杆塔设施。

项目施工工作人员应该在正式施工之前,提前对当地地理地貌条件进行有效评价,合理选择符合该地区使用要求的杆塔设施类型,避免杆塔设施在实际送电工作中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加强送电工作可靠安全性。
        2.3架线工程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准备工作,二是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三是紧线及附件安装。采用展放方法划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拖地展放,另一种是张力展放。拖地展放:拖地展放的优点是作业时不用移动线盘,同时所需设备较少,但缺点也很明显,这种作业方式是将线在地面上拖动,故会提高导线磨损度,同时降低下怒运输质量。第二种方式是张力放线:这种作业方式是利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存在张力,使其与交叉跨越保持安全距离。该方法有效规避了拖地展放对导线的损耗,且展放效率高。但也为紧线工作带来了不便影响,即需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条件,且杆塔螺栓已经牢固可靠,方能操作。同时不能在杆塔受力方向开展,以防止杆塔变形。
        2.4防雷接地技术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雷电侵袭,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各项问题,必然影响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效果,继而导致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水平下降,相应施工中出现各项风险问题的概率大大提升。基于此,应要求相关人员在考虑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应用防雷接地技术,有效控制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以及相关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雷电安全事故,逐步提高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水平。加上案例中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涉及的基础结构和电力设备错综复杂,应在考虑按照项目施工现场环境状态以及相关因素条件下合理确定防雷接地技术,通过标准化导引装置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上,借以控制雷电对相关配电设备运行效果产生影响,继而提高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中各项基础设备避雷效果,维护各项设备的安全。同时,还应促使相关人员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应用现代化技术,落实雷电流吸收水平提高目标,更好地保护电力配网架空线路以及相应供电设备。
        2.5电力工程项目输变电送电线路导线紧线施工
        在电力基础工程和杆塔设施安装过程当中,只有在保证施工措施到位和设备质量良好后,才能够进行紧线作业。在进行紧线作业施工之前,应该在杆塔设施两侧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临时拉线工作,防止杆塔设施出现位移情况。临时拉线部分与对应地面保持夹角不超过45°,要严格控制受力载荷情况。在紧线作业的进行过程中,要降低线缆垂弧程度,采取线缆伸长的方式,将垂弧程度控制在相应数值范围里,有效保证设施安装质量。在完成紧线操作之后,应该在存在垂线夹角的地方再次进行垂弧检测,并视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
        2.6配网架空线路监控技术
        配网架空线路的建设必须积极应用现代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多条线路网的运行。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配网工程的安全隐患,减少电力公司的经济损失。此外,应用监视技术比人力监视更为有效,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论
        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时,可能会受到外在因素干扰,造成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效果下降,区域性电力传输效果和配网线路运行模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应在现代化技术支持下对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缺陷实施优化调整,从而彰显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安全内涵。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以此保证各项技术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效果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魏锦锋.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34):69.
        [2]高伟波,夏温松.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372.
        [3]丁鹏.简析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J].魅力中国,2019(51):448.
        [4]曾令楷.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处理[J].电子世界,2018(18):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