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供热改造探索及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谢海涛
[导读]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相应政策,适应节能减排目标,
        谢海涛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10
        【摘要】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相应政策,适应节能减排目标,某电厂两台630MW纯凝超临界汽轮机组进行了热电联产供热改造。本文对供热改造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本体供热改造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机组供热改造后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供热改造的意义及必要性,对同类型机组供热改造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节能减排   热电联产   供热改造  经济  
1前言
        将火力发电厂纯凝机组改为热电联产机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而且用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汽轮机供热替代分散燃煤或燃重油的小锅炉,实现集中供热,一方面提高机组循环效益,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物,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同时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2 改造背景
        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印发的《河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抢占竞争制高点、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努力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
        某630MW火力发电厂供热改造,正是为了适应城市采暖热负荷和工业热负荷的需求,一方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另一方面也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目前该电厂己被列入洛阳市供热规划热源点,供热范围为洛阳供热东区、供热西区、伊滨区和偃师市部分采暖负荷。
        该电厂设置有2台东汽N630-24.2/538/566型超临界、单轴、三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双背压纯凝汽轮机组。两台机组于2006年投产,随着机组运行周期的增长,虽有几次改进性检修,汽轮机效率仍偏离设计值,机组热耗和发电煤耗整体仍较高。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
3改造方案论证
        本汽轮机为高中压合缸,低压四分流结构,高中压结构紧凑,未考虑预留供热抽汽口,而低压则由于抽汽参数低,抽汽容积流量大,增加抽汽口更加困难,结合某电厂电厂实际,本次供热抽汽改造主要从高压缸排汽和中排联通管打孔抽汽,实现工业供汽和采暖供热。
3.1确定抽汽量及用汽参数
        根据热用户的用量确定工业抽汽,从高压缸排汽进行抽汽,单机抽汽能力50t/h,压力1.57MPa,供热温度280-310℃,采用减压装置实现。中排抽汽额定供热抽汽量300t/h,最大供热抽汽量400t/h;抽汽压力0.6-1.1MPa,供热温度360-380℃,通过在连通管上加装调节蝶阀实现。
3.2抽汽点的选择
        3.2.1工业抽汽:抽取蒸汽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在满足锅炉再热器不超温的情况下对外供热;可抽出的蒸汽量及参数能满足用户要求;抽出口方便接出,尽量避免主机的改造;供汽参数在汽轮机50%负荷或以上时能满足接口处要求的蒸汽参数要求;抽汽参数尽可能接近用汽参数,避免高能低用。
        3.2.2采暖供热:抽汽从中低压联通管上加装三通,具有简单易行、机组运行灵活性强等特点,在抽汽联通管三通后加装调节蝶阀(DN1300)实现可调整供热,抽汽压力范围0.60-1. 0 Mpa,供热温度360-380℃。调节蝶阀在启动及低负荷下参与调节。
3.3其它因素的确定
3.3.1 中排抽汽蝶阀前的安全泄压阀排放方式的选择
         基于东汽D600C型机组出现多次低压转子叶片裂纹事件的发生,为避免安全泄压阀排汽排入低压缸入口,对低压转子的瞬时冲击较大,故采用中排抽汽蝶阀前的安全泄压阀排汽排向汽机厂房外。


3.3.2中排抽汽管道上加装液压快关阀
        若抽汽管道上的阀门因故障不能关闭,供热系统蒸汽大量倒灌,引起超速,后果不堪设想。供热抽汽管道上设置一个快关阀,其主要目的是为甩热负荷工况下加速快关的功能,避免机组转速飞升和超速的可能性。
4 改造方案可靠性分析
4.1 对机组通流部分的影响
        在高压缸排汽管道(再热冷段)上打孔抽汽后,高压各级焓降、压差、轮周功均有所增加(尤其是高压第7~8级增加较多)。在中、低压连通管上抽汽后,中压各级焓降、压差、轮周功均有所增加(尤其是中压第5~6级增加较多),而增加幅度随抽汽量的增加而递增。这有可能造成中压各级通流级强度超限,故必须对通流级强度做校核计算。经厂家校核计算,在进汽量不做任何限制的前提下,机组抽汽后,整个中压级次隔板压差均有所增加,隔板导叶应力、板体挠度发生变化,动叶片蒸汽弯应力也有所增加。但只要抽汽工况运行时调节保护好中排抽汽压力在要求范围内,机组的以上隔板和动叶片的强度就不会超标。
4.2 对汽轮机本体的影响
        由于本次供热抽汽拟从中低压联通管开口抽汽,和高排冷段管道抽汽,因而对汽缸、隔板套等无影响,不作改造。
4.3轴向推力校核
4.3.1 经核算,通流基本没有变化,临界转速也基本不变,完全能满足机组安全运行的要求。
        4.3.2 供热抽汽后,通流级反动度及部分轮毂上承受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轴向推力发生变化。经计算,抽汽后,轴向推力有所下降,总推力有负向增大的趋势。供热抽汽后,转子推力发生变化,运行人员应对上述变化足够重视,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在较低工况抽汽时,将会产生零推力或负向推力,因而需对最低供热负荷提出限制。抽汽后,运行人员应对上述的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4.4对中、低压靠背轮的螺栓的影响
        机组供热抽汽后主蒸汽最大流量与原冷凝工况一样,高、中压缸的最大流量也不会超过原冷凝运行工况,故:高、中通流转子的运行状态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中排抽汽后,同样进汽工况下,中排压力会升高,这样中压通流的做功会减少,中、低压靠背轮间传动的力会减少,故不会对中、低压靠背轮的螺栓安全产生影响。
4.5回热系统的影响
        抽汽后,由于抽汽参数的变化,将对加热器产生影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各抽口参数均有所降低,但各级加热器温升与抽汽前相比变化较小,抽汽量变化也不大,抽汽管道流速变化不大,故:可以认为,抽汽与否对加热器的运行及抽汽管道的安全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从附件热平衡图中可看出:相同进汽量下,供热工况较纯凝工况的最终给水温度约低2~3℃,这对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基本无影响。
4.6 对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的影响
        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为262t/h,在供热期间,中低压连通管供热蝶阀关闭时的流量约280t/h,即:低压缸的最小进汽量约280t/h,保证了低压缸不会鼓风发热。通过在供热蝶阀前后设置压力、温度测点保证中低压连通管不超温超压,抽汽管道上设置压力、温度测点保证供热的安全可靠
5改造方案实施
5.1采暖站供热抽汽管道布置方案
        5.1.更换带有抽汽口的中低压联通管,在中低压联通管上增设供热调节蝶阀(包括电动智能调节驱动机构等)和卸压安全阀, 卸压安全阀安装在抽汽管道上上,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开启,排汽排出汽机房外。
5.2工业用汽管道布置方案
        工业用汽管道分别从#1、#2机再热蒸汽冷段引出,通过工业用汽供热母管进行联络布置在汽机房中间层,分别在管道上依次设置电动闸阀、电动调节阀、安全阀、止回阀。
6 改造后的经济性分析
6.1热力参数分析
        额定进汽参数(24.2MPa/538℃/566℃)、额定排汽压力(4.9kPa)的条件下,对机组两种供热参数分别和同时供热进行热力计算。
6.2对环境减排的影响
        集中联网供热后,节省了大量的锅炉房占地,有利于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发展。以600MW机组为例,如按300t/h供汽量,年供热运行2880h测算,采用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集中供热方式相对于分散小锅炉供热,每年可减少SO2排放1.78万t,CO2排放59.2×104 t,NOx排放8904t,烟尘排放16.14万t。也就是说,在生产同样蒸汽量的情况下,集中供热比小锅炉分散供热SO2排放量减少约92%,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7 结束语
        该电厂热电联产改造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还能提高电厂的经济性,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电厂上网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