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龙
内蒙古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新能源的推广,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电力负荷下降、煤电联动的新形势下,发电企业必须坚持低成本运营战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文章指出发电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不足,提出基于供应链管理思维的物资采购工作优化的思路。
关键词:发电企业;供应链;采购
市场化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传统的采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则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1.供应链的概念及特征。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它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等特征。
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征。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它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把供应商看作伙伴,而不是对手,并以最终客户为中心。
3.发电企业物资特点及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电力物资主要包括设备、备品配件、通用材料、油品。由于发电企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连续性强,所以电力物资具有可靠性高、技术复杂、关联度强的特点,备品配件的管理是电力物资管理的重点。发电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计划、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其管理的目的是在保障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不形成库存积压,为发电设备可靠、经济运行提供物资保障,让发电机组做电网的不间断电源。
二、传统发电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信息化建设功能不完善。集团型物资信息系统应包括需求管理、二级单位计划管理、公司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物流管理、仓储管理、结算管理、供应商管理、综合查询、综合统计、编码管理、预警与分析、系统管理等模块。通常存在以下问题:采购流程完全按照传统物资采购过程设置,造成效率降低,流程亟需优化;物资分类不完善,分类方式与电力生产技术人员的分类习惯不符。物资编码管理欠缺,错码、重码多,缺乏专业的编码管理人员,给分析、统计工作带来困难;系统在适应集团型管理的层面功能不完善,如计划分类汇总、自动分交、分类打包、智能选商、供应商评价、管理指标灵活统计等方面。
2.计划管理薄弱。“大而全”的计划管理模式失去管理重点,导致计划管理薄弱,计划管理的“龙头”作用缺失;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差,临时计划数量多,不利于形成规模采购,集中采购的优势难以发挥;计划分交时人为因素多,界线模糊;总的管理效率偏低。
3.采购策略简单。不同种类的物资采取的采购策略相近,长约采购或战略采购方法应用不足,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战略联盟工作开展不力,询价采购应用过多,相同物资重复采购现象严重,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各行其事。
4.库存控制工作开展不力。到货验收合格的物资不能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导致实时库存信息失真;统计、分析工作不科学;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效果有限,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合作共赢关系。
5.供应商管理粗放。在准入管理过程中,审查粗放,供应商的哪些产品得到了认证,供应商与物资种类或具体的物资没有匹配关系,使得采购员在选择供应商时不受限制,供应商评价方法单一,没有按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且评价工作严重滞后。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资采购工作的方法
生产制造型企业,其物资采购的目的是以订单为驱动购买零部件等半成品,加工制造为成品进行销售。生产制造型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思维,可以整合并优化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发电企业虽有别于生产制造型企业,但因发电企业的检修工作具有极高的计划性和质量要求,同样需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和最佳的成本取得所需物资。
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优势。发电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指的是,在预测全年检修计划和费用预算的基础上,对技术标准统一、连续消耗的物资,进行长协采购;对同类型物资的采购项目化零为整,进行打捆采购;对同一集团内不同基层企业分散采购的同类物资进行集中采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优势主要有:(1)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采购成本主要包括管理成本和价格成本。发电企业通过长协采购、打捆采购和集中采购,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变“一物多次采购”为“一物一次采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将采购项目化零为整,发挥采购的规模效应,增加发电企业议价空间,降低价格成本。(2)实现集中管控,减少采购风险。国有发电集团在总部层面,为了有效控制基层单位的采购风险普遍采取集中管控的办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通过扩大采购预算来增加招标采购范围,有利于收窄基层发电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减少采购风险,达到集中管控的目的。(3)形成战略同盟,提高物资质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将不具备长期稳定供货能力的供应商自然淘汰,有利于优质供应商参与竞争,从而保证了物资质量和供货的稳定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也使得供需双方利益高度关联,从而形成战略同盟。(4)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以准时制(JIT)理论为基础,发电企业可以改变传统的以库存为目标的采购模式,将自有仓库转变为供应商仓库,提高采购的动态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执行。根据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方式按照招标和非招标进行。对于企业集团,采购的执行分为集团级采购、区域级采购和基层级采购。集团级采购由集团总部实施,主要采购金额大、市场供应单一、供方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物资以及低值易耗、办公用品、标准工业品等通用物资。集团总部与供应商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后,集团内各企业共享采购结果,供应商根据各基层企业采购订单分别配送和结算。区域级采购由企业集团的子分公司实施,综合考虑各基层企业区位优势和物流便捷程度,对集团
级采购以外的通用性物资进行采购,采购结果在子分公司内部共享。
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资供应方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依托现代化的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信息、货物和资金的顺畅流动,其物资供应方式主要有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即寄售)和联合储备。(1)VMI。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VMI介于发电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从而消除企业自身不必要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和积压,提高物资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VMI在发电企业中主要以物资超市的形式体现。(2)联合储备。联合储备是主要针对发电机组的专用设备和备品备件的采购。联合储备分为发电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储以及同一个集团内部发电企业之间的联储。计划性检修所需的物资,供应商根据发电企业的备品采购清单和检修计划排产后存储在供应商的仓库,实现发电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储。应急性检修所需的物资,当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时,需要通过集团内部发电企业之间的联储机制,实现发电企业之间的物资调拨。
随着国家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发电企业特别是燃煤发电企业的盈利空间和边际效益逐步下降,发电企业需要树立采购就是“第三利润源泉”的思想,掌握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娜.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2]林华.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卢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M公司采购管理改善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