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变电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有效防控,能够保证避免运维的稳定与安全。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电力能源支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引言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相关部门应注重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在智能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故障。因此,有必要对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以及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处于安全平稳的状态,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输送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变电运维智能化体系结构
变电运维智能化从技术结构层次划分,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其中,过程层涉及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等智能化设备组件,是智能化变电站一次设备。过程层包含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等,是二次设备。间隔层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使间隔数据可以作用于间隔的一次设备。在变电中,站控层是最高级的设备。主要包含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搜集数据,操控开关,监控其他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的操作都是由站控层实现的,该部分集高级管理于一体。
2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以及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2.1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存在问题
智能变电站不同于传统的设备,智能变电站的材料多数是由较新的材料组建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与陈旧的设备发生冲突,这种问题是严重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的是现代电子化系统,往往是通过远程操控完成输送任务,这种方式能使智能变电站安全高效的运行。但由于传统设备的老化、稳定性较低,使得设备的寿命有限,与智能变电站连接出现问题时,设备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导致输电速度变慢,甚至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影响输电效率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此外,传统的设备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智能变电站与传统设备不兼容的问题会使信号传输出现偏差,影响工业生产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智能变电站运行效果不佳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2.2 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维安全中信息保密差
从表面上看,在智能变电站传输电力资源时,智能网络会根据外部环境对信号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针对传输过程的问题加以改正并完善,从而使得智能变电站能够平稳输送电力资源。但通常智能变电站在实际操作中却差强人意,在数据信号进行传输中,智能变电站会由于设备不稳定性而出现波动使信号受阻,同时信号出现波动,在这时智能变电站极易遭到恶意攻击,致使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发生泄漏,整个智能电力系统陷入瘫痪,电力信息受到影响。在智能设备发出信号之后,应加强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与信号保密性,同时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信息传输安全,为智能变电站顺利完成电力资源传输工作奠定基础。
2.3稳定性较差
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所采用的互感器是有源电子,互感器是工作时候必须要安装相关的元件,从而影响到变电系统的稳定。另外,光学互感器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出现不稳定现象。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光纤和玻璃的连接存在缺陷,而制约了稳定性。除此之外,高压电子互感器在运行时容易受到电磁波干扰,信号传输受到严重影响,存在畸形或是不稳定等情况。对于这些不稳定成因,必须要采用恰当的合适的方式加以保护。
3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措施
3.1战斗堡垒
崇尚“安全我+1”文化的实质是对责任意识、道德观念和自律精神的尊重,创建“安全我+1”文化必须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尊重安全、对标“安全卫士”“模范典型”的良好氛围。为了让静态的文件、抽象的标准变成看得见、学得来的鲜活典型,运维室开展了“战斗堡垒”创建工程,率先成立“突击队”,发挥战斗堡垒先进模范作用。突击队员提出“我是突击队员我先上”的口号,普通员工提出“突击队员是模范,我向模范看齐”的口号,开展“争比赶超”劳动安全竞赛,让突击队的旗帜飘扬在第一线,闪耀在最中心。
3.2加强对变电运维人员的培训
在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与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其工作体系是十分庞大的,工作任务是复杂的,而变电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必须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对变电运维人员的培训,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实践能力并丰富理论知识,紧跟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自身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对变电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电力企业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活动或安排讲座,使变电运维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够迅速更新并应用于实践中,对变电运维的智能化设备的各个环节都了然于心。另一方面,应培养变电运维人员的临场反应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给出最优方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并解决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3对设备管理模式要求
现阶段,在变电站设备管理方面,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专业设备特定管理方式。说白了就是,变电站所涉及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技术、实验以及对设备存在的不足等方面的管理,都是由电网单位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的,电网管理单位在选择变电设备管理方式时,根据变电设备在运行时的实际需求而定。由此可能看出,因为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的不足,设备管理并没有和设备技术应用结合在一起。此方式下,给变电运维带来了一定困扰。比如,没必要的设备运行方式,极大的风险等。不必要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相关工作人员,为了确保供电的稳定、可靠、安全,一般都会在没有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的基础下,采用完全多余,没必要的运行方式来操作。在风险方面,主要体现为:管理设备和设备应用技术是各自独立来工作的,并没有联系在一起,这就导致相关操作人员无法完全了解设备运行状态,这在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面是一种埋藏的安全隐患。随着变电运维技术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观念的提出,全新的设备管理理念得以问世,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在该理念的作用下,直接上升到管理整个变电站的层面,实现了设备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极大程度上的融合。
3.4健全相关制度的制定
要想进一步完善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工作,就需要健全已有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充分结合设备的情况与外部市场环境的需求,建立针对设备维护的制度,保障智能变电站设备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变电运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动态监管,使电力传输的各个环节都在管理部门的掌控之中,能够及时发现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定期的维护,根据设备的寿命周期制定不同的维护计划,密切关注相关设备与智能变电站的兼容性。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固定的时间段根据规章制度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管理,保障智能变电站的高效运转。
结语
在我国社会生活生产的运行过程中,变电站顺应现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为了提高变电站的高效应用需要采取智能化的技术,对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质量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通过强化设备维护方法,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合理应用,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1]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2]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61+63.
[3]张广一.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科技风,2019(2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