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输变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马宏滨
[导读] 目前,输变电设备类型多样,且在工程建设当中具有着较多的应用。
        马宏滨
        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目前,输变电设备类型多样,且在工程建设当中具有着较多的应用。这部分设备在运行当中,也将面临到一定的运行风险。对此,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保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1输变电设备的安全风险
        1.1产品质量问题
        某35kV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3501断路器V相手孔盖板炸飞。通过现场检查,造成本次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断路器存在严重的制造质量缺陷。经断路器解体分析确认,由于断路器V相下部套管内没有填充电气绝缘硅脂,造成断路器V相电流互感器引线端部与下部套管底座处发生贯通性放电,下部套管绝缘破坏,内部放电弧光造成瓷套管内空气受热膨胀,管内压力增大,使断路器V相手孔盖板炸飞。
        1.2设备安装、验收存在缺陷
        (1)施工单位供应质量问题。在变电工程中个别施工单位使用的金具、电缆等材料质量不达标。如二次电缆截面积不够、接地扁铁截面积不足等;在线路工程中施工单位使用的防振锤、拉线杆、接地极为非标产品,运行时间不长便锈蚀严重,机械性能下降。
        (2)施工单位使用材料上以次充好,标准降低。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存在施工中电缆沟高度不够、坡比不够、线路施工中导线连接接续管压口数及尺寸不达标等问题。
        (3)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足,工艺差。变电施工中二次接线不牢固、二次电缆不做屏蔽接地等问题反复出现。施工单位对35kV电缆头制作等重要施工环节,不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执行,工艺差,导致运行时间不长,就出现放电等缺陷。线路施工工程中,存在虚连接、缺开口销、防震锤的安装工艺差、三相弧垂偏差大等施工工艺问题。
        (4)设计与施工衔接不到位。个别变电站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制,采用大土方量进行垫层,而设计人员通常采用定型图集,施工人员完全按照设计施工,由于基础下沉等地质变化,造成设备变形,操作不当。比如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柱下沉造成操作卡涩、不灵活等现象。个别线路由于勘测设计与施工交底间隔时间较长,线路施工时线路走径附近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如线下新栽了经济林、修建房屋,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不能及时衔接,造成施工难度加大,影响工期及施工质量。
        1.3日常运维不到位
        输电线路遭外部破坏导致停电故障。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植树,为线路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春、秋季节,在输电线路附近放风筝,风筝线缠绕在线路导线上造成跳闸;向线路抛掷铝箔纸或胶质线、铁丝等物,造成线路瞬时故障跳闸;在输电线路下焚烧秸杆,释放的高温烧断杆塔导线、拉线,造成线路瞬时跳闸。
        2安全风险措施
        2.1设备状态检测
        在该项工作当中,以设备目前实际情况为依据,同时使用监测手段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判断,对故障发生的早期征兆进行识别,判断故障位置、故障发展趋势以及严重程度,结合诊断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更换检修处理。在该模式中,将根据设备的绝缘状态、运行工况对最佳的检修实际进行安排,不仅能够对计划检修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且能够避免发生欠检修、过检修的情况,以此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在状态检修工作当中,状态检测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必要手段。其主要功能有两方面,首先即是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及时发现,提前做好防护。其次即为设备运行管理提供便利,减少相关资源的浪费。

在具体检测当中,包括有设备诊断、状态监测以及检修决策这几个层次,其中,状态监测是后续检修工作的基础,需要结合设备历史信息对设备存在的潜在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相应的检修决策。
        在该项工作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规范,以此对状态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首先,需要能够对设备状态检修导则进行制定,明确监测设备的种类、测试项目、测试标准、监测部位以及测试周期等。其次,需要结合往年检修试验情况对完善的状态数据库进行建立,包括有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记录,以为后续故障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判断依据以及基础数据。最后,要对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进行制定,对人员职责、部分职责做好明确,在提出潜在故障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做好事故考核机制的建立。
        2.2质量过程管理
        第一,明确材料标准。作为建设单位,需要对电缆、金具等单位购买材料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将标准列入到施工合同中,同时由建设单位对电缆、金具等装置性材料进行提供;第二,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工程管理混乱、施工力量薄弱的单位列入到黑名单,积极推荐具有较好装备水平、企业信誉、业务能力的单位;第三,建立奖罚机制。在生产当中对于形成永久性缺陷的情况,需要根据责任划分处罚相关的单位。对于高质量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做好优良工程的推荐,并根据标准要求给予适当的奖励;第四,加大检查力度。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能够跟踪好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积极做好设计同施工间衔接问题的协调,包括有缺陷整改、工程中段验收等。对于隐蔽性工程、设备开箱检查以及阶段性验收缺陷的整改工作需要形成重视。在现场,要充分发挥出监理作用,积极检查监理工作情况,对于监理不到位、不作为的情况及时予以通报。
        2.3工程竣工验收
        第一,设备在到货之后,需要做好验收工作,对设备外表进行细致的检查,看在实际运输当中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对附件、备件与设备进行核对,以及专用工具等,看是否能够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第二,加强施工中间验收,对于施工当中存在的重要设备、隐蔽工程与关键工艺安装环节加强检查验收工作,避免在施工当中存在装置性缺陷问题;第三,对于新建输变电工程,在完成设备检修、预调试后,即需要能够做好验收手续的严格履行,对于验收不合格、没有经过验收的设备,不得投入运行当中。同时,在具体验收工作开展中,也需要保证始终满足规范验收标准。行业规程要求开展工作,对于在验收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需要积极做好处理,而对于受到实际情况限制不能够及时处理,且不会对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情况,则需要做好记录并限期处理,在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够投入到运行当中。
        2.4运行维护管理
        第一,做好日常巡视。作为线路运维单位以及变电单位,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根据变电站分布、输电线路分布情况对科学的巡视计划进行制定,将具体维护任务、检查任务落实到个人,做好岗位责任制的履行;第二,加强设备管理。要做好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做好线路通道清理、设备接点测温以及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相关工作;第三,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包括有化学监督、绝缘监督、自动装置监督以及继电保护监督等,对不同专业反事故措施做好落实,提升断路器、输电线路、主变压器相关设备的绝缘水平,避免发生污闪以及过电压等问题。同时,需要充分结合试验规程规定要求做好保护定检以及预试相关工作,以及超声局放检测、应用状态检测等,积极做好设备状态检测,保证在设备发生异常、存在缺陷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第四,隐患排查治理。在具体工作当中,要充分结合气候以及季节特点,对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密切监控,积极做好变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断路器、主变压器、隔离开关的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做好安全隐患的梳理排查。对于电网运行当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积极做好监管措施的落实,保证线路设备始终能够运行在健康状态下,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3结束语
        在现今电力工作开展中,输变电设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做好设备的风险控制工作,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为电力的稳定供应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小蓉.输变电设备运行安全问题及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82+80.
        [2]张龙,钱涛,阮晓艳.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6(36):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