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时期电力营销现场稽查管控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武林
[导读]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审计工作存在诸多不足,
        武林
        国网山西技培中心大同分部 山西大同 037039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审计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内容上存在诸多制度漏洞。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管理办法。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力营销审计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利用营销集约化管控平台,通过营销业务数据、过程、结果、人员、设备的在线监控、分析、订单分配、现场检查和评估,实现对关键营销指标和业务质量的预警和监控。加强电力综合审计的管理和核算流程,确保电力审计管理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营销;现场稽查管控;创新
        1电力营销稽查的内涵分析
        1.1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目的
        电力营销审计的目的是减少企业经营损失,堵塞企业管理漏洞,完善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电力服务水平的优化,使电力营销工作更加规范化、规范化,对整个工作实施科学高效的监督。
        1.2电力营销稽查的范围分析
        电力营销检查的范围主要包括:A.计量管理。b、业务拓展和报纸安装。c、客户服务。d、复制并检查。e、电检管理。其中,在电力稽查管理审计中,主要做以下工作:A.客户用电事故处理。b、电检管理。c、不规范用电行为的处理。d、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而在抄表的管理和审核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a.电价管理。b、拖欠管理。c、电费发票管理。d、电费核算。e、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1.3电力营销稽查的方式分析
        常见的检查方法有规范化检查、专项检查和专题检查。定期检查即例行检查,是根据电力营销的特点,将定期专业检查和不定期专业检查相结合。而专项审计则是结合正常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在专项审计中,主要结合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和客户反映的违规情况,有效控制风险,优化电力服务质量。最常见的是规范化和专项检查。
        2电力营销现场稽查管理现状分析
        从现场考察来看,大部分基础设施低压设备终端的技术改造和技改投入明显不足,设施配套性和过道安全性普遍不足,市场参与者的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当地的运营情况维护管理人员缺乏实际经验参与施工安装运行,尤其是检控机制尚未落实对坚强智能电网最基本支撑结构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该注意。
        2.1低压设施规范度与外界变革协调性之间的矛盾
        标准发布之年与单柱标准迟迟未细化存在矛盾。本标准根据国家电网级、省级《Q/ZDJ04-1999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制定,而市级“Q/JDJ11918-201020”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安装规范的制定年份与更新有时差。但是,对于低压设施的安装规范,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详细的、综合的制定。技术规范或多或少存在盲点。目前建筑形式创新,场地缺乏对各种建筑设备和新标准的适应,导致环境与低压设施安装过程不协调的现象。
        2.2配网建设与其它民生设施挤享廊道的矛盾
        在建筑生态廊道中,作为终端用户,电、气(气)和网络通讯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产业链系统缺乏“协调功能”,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占据有限的空间通道,导致电力线与弱电线纠结,低压电力设施与天然气管道安全距离不够的问题层出不穷;此外,“美丽乡村”临街楼增加的装修,使户用连接线、电表线、表箱沿(街)墙不同程度覆盖,给今后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带来困难,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部分城乡结合部仓储发达,货运车辆频繁进出农村居民点车道,户用连接线等低压设施刮擦损坏时有发生。
        2.3低压终端设备标准度与智慧型需求之间的差异
        设备与设备设计集成度的差异。低压终端设备的生产厂家各不相同,品种也因年份而异。相互之间的设备设计不考虑上下工序连接的智能集成技术服务。
        设备链路与智能匹配的区别。低压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工艺和材料需要技术人员进行选材。

现场安装并连接电能表、采集终端、互感器、接线盒等部件,即导线选择与截取、方向套管制作与配置、导线绑扎、线束敷设、连接器加工,包括电能表线路两端搭接(户用接线、表箱)滴水环技术等人为技术因素变化较多,导致工艺不规范、接线错误、连接固定点松动等异常问题,等等,标准件(穿线、紧固件)在各工序中都不难找到配套环节的智能化技术服务方向,难以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因素的失误率。
        2.4低压现场稽查管控度能力不足
        现场设备标准化检验问题处理滞后。近年来,营销低压现场检查工作未纳入绩效考核,审计力量不足,只能应付上级审计项目,无法开展独立审计工作,问题整改“点对面”传递乏力,对上级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缺乏“举一反三”的主动性,往往不及时、不及时处理整改质量不达标,同一问题在辖区内不同地方时有发生。
        在制度审计选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偏差。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服务标准的执行受制于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主体数据异常存在以下问题:(1)需求调查步骤不到位。主管部门往往以“工单”为指标,缺乏结合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识别和选择;(2)审核准确性低。报警有很多,包括很多错误的情况,比如没有数据用户报警,报警监控阈值取向不同,同一用户会在同一天出现各种类型的异常报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值的深入挖掘和应用效果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下半年,上级检查监控质量数据异常1876张工单,部分工单要求反馈时间限制在3个工作日内。异常问题检查结果平均达标率为13.75%。其中实施变型有7名异常受试者,只有1张工单确认异常,靶命中率仅为1.3%,明显偏低;(3)辅助材料复杂繁琐。每份工单都需要提供证明材料,几乎是严格的,涉及到用户的证明材料、现场照片和现场视频。有的需要与相关学科合作,程序复杂繁琐,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可忽视。这种“异常大数据工单”是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值得怀疑。
        3创新电力营销稽查方式
        新的电力营销稽查模式主要是以电力营销现场稽查为主。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更灵活的检测与跟踪方法,对电力用户行业信息、电压等级和用电量类别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最后以电子商务的形式上传到网络终端。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充分利用电力营销行业的大数据资源,及时更新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在营销过程中,主要针对营销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基于现场审核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如电价的确定和现场核查。根据电力营销稽查日常工作内容的不同,整个电力营销稽查系统可分为日常稽查和专项稽查两个模块。其中,常规审计主要针对电力营销的全业务流程,通过定期的电力营销现场数据汇总,确定电力营销数据的准确性;而电力营销专项审计则是对一种或多种电力营销业务的质量进行全面复核。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稽查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准备、现场检查、数据归档等几个模块。首先,在电力营销现场审计的准备阶段,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对电力营销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如电力企业的关键营销指标、经营业绩、服务形象、客户反馈热点等,以及类似的不正常重复信息,来确定权力主体营销审计。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终端的历史数据,建立了电力营销审计方案的流程,制定了电力营销审计表和具体的营销审计方案。电力营销审计基本框架建立后,可以利用电力营销审计精益管控平台,分析电力营销审计主体清单信息的关联度,并选取一定类型的样本进行验证分析,从而进一步细化电力营销审计目标。系统自动生成电力营销清单后,可根据具体任务特点,结合电力营销业务诊断分析表、系统改进建议表、电力营销现场等电子文档,对检查时间、检查方式、检查注意事项进行检测分析可编制检验问题清单。
        其次,在具体的电力营销审计过程中,要运用移动终端、现场营销检查辅助设备等现代工具,同步进行纸质台账、现场核查、系统数据核查等信息核查。本文以数据比较分析为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电力营销审计系统中某项目的数据从指标、行业、周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移动终端记录相关跟踪信息,以保证电力营销检查的效率。
        最后,在电力营销现场检查完成后,可以根据之前的电子文件记录和汇总相关数据。并利用系统终端生成表格填写《电力营销现场检查报告》。
        结束语
        电力营销质量是衡量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供电企业经营业绩和服务质量的综合体现。加强对电力营销审计工作的有效监控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运用营销集约化管控平台,决心建立这种良好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提高电力营销稽查的效率,实现高效的电力营销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倩.供电企业营销稽查管理对标典型经验[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16).
        [2]郑爱民.关于电力营销稽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
        [3]田勇.电力营销稽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