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 赵雪、赵君
[导读]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细致入微的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知名企业丰田公司,
        赵雪、赵君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夏津县供电公司 253200
        摘  要: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细致入微的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知名企业丰田公司,
其管理精髓就是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基础上,实行资源节约、价值创造等管理理念。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资源管理,加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浪费,提升企业效益。本文探讨精益化管理在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

前言
        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供电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线损率不仅是电力供应商的重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而且还是电力供应商运营的重要指标[1]。线损率不仅直接影响供电商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供电商的利益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供电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供电质量,同时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理念下,实现资源节约,所以,精细化管理在供电公司势在必行,有益无害。
一、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先控制缺失
        线损问题主要归因于传输线的距离,传输电缆的横截面积和传输材料,它们构成了线损控制的预控制目标。很多线损问题发生的原因就在于,部分供电企业对输电路线并未制订规划和设计,导致供电点零散,导致线损严重。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
        线损管理是供电公司运营和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损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经济效益。标准化的线损管理是供电公司减少损失,节约能源和提高收益的重要步骤,加强线损精益化科学管理是电网运营公司的长期战略工作和系统工程。从线损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公司线损精益化管理系统也更容易出现明显的问题和缺陷,特别是具体管理职责的分担仍然令人困惑,需要科学确定许多线损关键点,如果处理不当,威胁将会更大。
(三)精益化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人员专业素质是管理顺利进行的核心因素,由于该管理层的管理员工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因此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使得精益化管理的相关员工在某些处理中更容易出现差异和错误,这不利于线损控制的有效性。
二、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优化策略
(一)对线损实时监测,提升管理精益性
    首先,对同期的线损数据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根据功耗信息收集系统的数据,设置同期内线路损耗的闭环管理模式。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平台,通过该平台及时对异常数据发出预告警示,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对线损的关注度,提升基层精益化管理工作效率[2]。其次,实现相关指标的在线监测和定量细分。通过各种业务指标的具体量化分解,相关人员将深化同期的线损监测,加强监测方法的运用,进行实时数据筛选和测试,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
(二)完善线损统计工作机制
        首先,要严格控制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真实准确性,并加强基本营销操作的开发,例如双系统数据验证、业务扩展流程的标准化和数据补充收集,以确保基础数据真实有效。二是实施定期的线损分析会议、通知和评估制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行监督和整改,严格评估并有效提高同期的线损管理水平。


(三)提升管理人员精益化管理专业素质
        基于精益化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一些系列问题,供电企业应做出一系列措施及时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比如,首先,在招聘初期就要严格把握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确保参与后续线路损失精益管理的所有员工均具有熟悉精益化管理线路损失管理基本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其次,电力公司还需要加强精益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在线培训和指导,以便管理人员可以做到及时采用新思想和新技术进行管理工作,避免过时技术和老旧观念对管理效果造成影响。
(四)完善线损管控技术体系
        功率损耗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机制是合理有效降低损耗的重点,它在减少损失,减少技术性线损以及需要对现有机器进行一些修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改造过程中要实施精益化管理理念,从细节出发,在运行管控机制中要精益求精,科学布点,在低成本运行条件下管理和控制电网运行,大大提高了电源质量,并减少了隐性的电力传输和转换损耗。
(五)优化企业文化,提倡精益化管理
        有些供电公司虽然在线损管理中引用了精益化管理理念,但是作为公司的一线员工,有些员工仍然不熟悉这种管理模式的含义[3]。根据团队的在线损失管理和控制功能,将精益管理措施进行细分,在团队负责人的示范和指导下,形成团队成员的精益管理行为偏好,最后在团队工作过程中实施精益管理体系。开展精益化管理企业文化优化的同时,还应以有效的薪酬制度激励来促使各部门分工协作关系的形成,为供电企业开展精益化管理注入物质文化元素。
三、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实践
        今年以来,国网夏津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同期线损管理工作,分别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着手,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协同应用为平台,形成了富有成效的线损管理模式。
        该公司充分发挥同期线损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作用,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建立微信工作群,对同期线损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协调,各专业部门和供电所每天在群里汇报当天指标完成及异常整改情况,各专业部门做到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并创新“日、周、月”三时线损管理法,即同期线损“日分析、周调度、月考核”,出现问题直接问责到责任人部门和责任人,且纳入到月度绩效考核中,激励员工将线损异常处理“日事日毕”。通过台区线损理论计算、制定台区线损“三线一目标”、绘制线路降损一张图,对台区进行针对性技术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克服本月公司批量更换互感器对线损的影响,现场更换与系统流程同步进行,流程当天完成,加强了数据的审核,积极向项目组上报更换互感器数据接入申请表,将更换互感器对同期线损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进一步强化采集运维,提升采集质量,特别是台区关口表、机井通电表等易出现问题的电能表,每天对数据采集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立即现场处理,为同期线损计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供电企业应始终坚持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双管齐下”,推动“三时”降损管理法再深化,精益化管控同期线损指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双提升。
结语
        随着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进,供电企业对线损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供电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有效降低了线损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线损管理已成为现阶段国内电力公司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有效控制线路损耗问题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精益损失管理也是许多供电企业采用的重要方法,但是要注意运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及时改善和优化管理模型,提高经济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波.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8(21):25-26.
[2]林晴.供电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系统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05):96-97.
[3]李繁繁.浅析供电企业线损精益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