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力企业同期线损管理要点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 赵娜 张娟娟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赵娜  张娟娟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夏津县供电公司 253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既为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为其发展提供的强大的动力。新时期,电力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文将以同期线损管理为切入点,探索提升其管理效力的具体措施,为我国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提质增效积累理论经验。
        关键词:电力企业;同期线损;管理方法

        电力生产包含输电、变电、配电三个主要关节,因此,电能输送不仅会经历长距离的传输,还会经历多种设备,这就导致在传输过程中,电能会受到设备阻抗、热能转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损耗部分电能,降低电能的利用率。可见,为了提升电能输送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探析同期线损管理要点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
一、加强对用电采集系统管理  
        主要指供电所采集运维工作人员提升对用电采集成功率的关注度,在加强运维管理效力的同时,对线上用户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结合漏抄用户数量信息,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对于补抄不回率大于10%的台区,营销部门应及时下发派工单,要求运维专员深入实际现场,对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切实提升问题报告、现场排查、问题处理的效率,并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对问题处理全过程进行细致、严格的考核,确保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停电电表的管理,在对欠费用户进行停电处理时,要确保表计在线。对于连续处于异常用电状态的用户,应每周下发督办单,要求运维专员限时进行处理,对于“日漏抄”大于5户的台区,应制定针对性的监控和问题处理方案,主动提升采集成功率。另外,加强对日线损率的监测,重点分析连续三天出现异常用电情况的台区,及时指派运维专员检查异常用户;加强月线损率的监测,定期组织开展用电检查,对于不合格台区,及时派专业人员进行问题排查、原因分析及问题处理[1]。
二、采用全数据覆盖治理理念  
        由供电所发展建设部门组织,运维部、营销部、计量中心、调控中心、下级单位管理部共同参与,构建同期外围系统联合治理模式,将GIS平台、PMS生产系统、智能公变监测系统、电能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数据库、营销MIS系统7大系统数据纳入到治理范围内,以使上述系统具备数据全面、运行环境、缺陷处理、流程更新、国网标准等要素为目标。构建联合治理模式是电力企业开展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另外,还要采用全数据涵盖治理理念,从智能电能表计、相关设备、管口三个层面进行数据信息全覆盖治理。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提示,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另一方面要根据关口的类型合理选择加装的采集设备和表计。其工作重点应放在现场采集数据的核查工作上,利用运检和营销系统间的对比核对,明确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
三、严格开展台区治理   
        考虑到不同台区普遍存在负荷异常、拓扑结构、电量突变、理论线损等情况,应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向电力企业相关部门、专业团队提交协查工单,并及时跟进协办进展。协办部门和团队可以从信息准确性、违法违规用电现象、变户对应关系、技术降损、计量准确性等多个层面进行问题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同时,还要将工作成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对工作不到位、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罚。建立健全异常线损闭环管治机制,提升精准降损的管控能力,建立专业团队在线分析、协办常态机制,提升异常线损原因的精准定位和反馈能力切实推进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
        营销部门应将同期线损关键管理指标划入同业对标氛围内,建立工作成果公告制度,定期通报相关管理指标。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公告中的管理指标,制定相应的管理及运维计划,从而提升对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和管理力[3]。
四、适当运用综合措施
        将多种管理措施综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同期线损的管理效果。如,将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与GIS系统整合运用,可以实时显示同期线损的检测结果,显著提升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效率。同时,利用GIS系统还能以图像化的形式对线损相关环节进行高效管理,在提升管理数据直观性的同时,提升同期线损管理效率。
        另外,通过定期培训、学习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全面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是恰当运用综合措施的重要基础。以“同期线损管理”为主题开展专业化培训,向工作人员传授最新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使其掌握同期线损的经典管理办法,具备灵活运用不同管理措施的能力,能够从基层的层面提升同期线损管理能力[4]。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同期线损管理能力,对于提升供电效率、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单位和部门应通过加强对用电采集系统管理、采用全数据覆盖治理理念、严格开展台区治理、适当运用综合措施等措施全面管理能力,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出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恬.浅析10kV配电线路同期线损日常管理[J].产业创新研究,2020(12):129-130.
[2]孟天璇. 配电网同期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20.
[3]王世果,贾伟.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待续)[J].农村电工,2020,28(05):56-57.
[4]张凯,王曜天,史晶,赵苗,邓志祥.基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10kV中压分线线损治理方法研究[J].江西电力,2020,44(04):33-3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