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邦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工厂供电需求加重,为满足现代化电力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供电建设选择了电力电缆的电力运输方式,并达到了耐用、安全以及美观的效果,其不仅简化了施工工艺:安装方便,省时省工,节约材料,而且还缩小了接头的终端尺寸,提高了电力输送的优越性。因此,本文就10kV高压电缆的安装及电缆头制作工艺,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文献的学习,以科学创新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压;10kv;电缆安装;电缆头制作;工艺分析
电缆安装作为电力工程的关键工序之一,是电力安全、稳定传输的基本保障,受电力工程自身性质的限制,电缆的安装一般采用隐蔽敷设的方式,这就对以后的诊断及维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电缆安装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安装工艺,确保安装质量;电缆头是电力配电工程的重要构件,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电缆安装作业中,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电缆头制作工艺与传统技术出现了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的控制好电缆头制作工序,做到产品的质量满足现代电力发展的需求。于整个供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10kV高压电缆安装工作分析
1.1安装前准备工作在10kV高压电缆正式安装之前,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合理的安装手法和工艺,因此,有必要对电缆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①详细考察电缆安装位置的土建工程状况,确保孔洞尺寸满足基本的设计要求;②严格遵循安装要求,对挖坑埋柱和电缆支架进行科学设计;③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现场干净整洁;④按照安装设计要求,合理布置电缆曲线滚轴,即先固定滚轴,之后拉动电缆。只有完善地落实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才可为10kV高压电缆安装质量提供保障。
1.2具体的工作安排明确具体的安装工艺要求,并遵循图纸上的规定来敷设电缆,应注意的是,电缆敷设过程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貌、地形等,因此,在此环节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铺设时如果遇到地下斜坡,则应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扫清一切铺设障碍。另外,在正式铺设之前,还应对后续检查工作进行重点考虑,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重点考虑10kV高压电缆型号和功率,在此可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全面指导。设置好大电机组之后,才能正式开展10kV高压电缆铺设工作。
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电缆输送机。在对该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并要对该设备的输送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另外,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现场的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电缆线进行随机拉动。考虑到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在正式铺设之前,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很有必要,特别要关注弯道处曲线混轮的设计。固定电缆线方面,在对电缆线的铺设位置设定好之后,要做好相应的固定工作,该工作的有效落实与电缆线今后的应用效果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对其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直接影响。在此环节中,可选用恰当工具来进行,但一定要保证其稳定性和绝缘性,工作人员要对工具的力度进行严格控制,力度过大过小均不宜,一旦用力过大,便会对电缆的绝缘层造成破坏,进而引发漏电的问题,降低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2安装时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电缆易受潮而造成损坏,对产品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安装、敷设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水防潮工作,避免水分对电缆的侵害;电缆端头作为重点部位,安装时应对其进行严格检查,查看密封情况是否完好,有无机械性损伤等,并在敷设时防止因磕碰而造成的损伤;敷设完成后检查缆线的主体和引头有无发生损伤,如有损伤须及时进行处理,以防留下安全,除此之外,还需做好防火措施,10kV的电缆一旦发生短路,极易造成严重的起火现象,出于安全的考虑,应设置必要的防火与阻燃措施。
3电缆头制作特点
电缆头的制作分为热缩和冷缩两种工艺,热缩电缆头最大优点是采用了新型应力管取代了传统工艺的应力锥,具有性能优越,运行可靠,制作工艺简单,电缆头尺寸小,重量轻,制作费用低等优点,是集灌注式和干包式为一体的新型制作技术。不仅适应橡塑绝缘电缆,也适应油浸纸电缆。但在热缩电缆头制作过程中,易出现泄漏电流过大、热缩管收缩气泡、绝缘管端部收缩裂纹,加热收缩部位烧伤等质量问题。
冷缩电缆头是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导体自粘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相比于热缩电缆头,冷缩电缆头操作简单,无需动火,安全可靠,对电缆本体有持久的径向压力,使其拥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能够长期可靠运行,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电缆头制作工艺,特别是矿山、石油与化工厂所,由于其操作无需动火,大大提高了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以高压冷缩电缆头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4 10kV高压电缆头的制作工艺
10kV的电压等级在我国高压配电网络最为常见,其电缆头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分为热缩电缆头和冷缩电缆头,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户内电缆头和户外电缆头,同时还可以根据电缆芯数的差异划分为单芯和多芯电缆头等,具体选择那种类型的电缆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而定。笔者以10kV冷缩电缆头的制作为例,详尽地叙述其制造步骤和工艺,主要包括剥离内外护套及钢铠、包绕填充胶以及固定电缆元件等众多步骤。
4.1 剥离内外护套及钢铠。
在剥离内外护套及钢铠之前,首先要将电缆线擦拭干净并且校正拉直,便于剥皮分离,其次剥离掉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之间的外护套,注意预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便于包裹固定,最后用扎丝或者生胶带对剥离的钢铠、铜屏蔽端口进行缠绕,防止松散后划伤冷缩管。
4.2 固定地线及冷缩管。
无论是钢铠地线还是铜屏蔽地线都要对其进行固定操作,制作者首先使用三角电锥插入到电缆分叉处,打磨钢铠表面的油漆及铁锈,然后采用大恒力弹簧将地线固定在钢铠之上,为了确保地线固定牢靠,通常在固定地线时预留15-25mm的线头,而后将这些线头绕恒力弹簧一圈之后,将其反折,最后再用弹簧对其进行一步的固定。铜屏蔽地线的固定,操作步骤基本上与钢铠地线一致,唯一的不同在于铜屏蔽地线有三股地线,需要采用三个小恒力弹簧进行固定。为了避免短接事故的发生,钢铠地线和铜屏蔽线要尽量分开,二者不能够串在一起。固定冷缩管是在冷缩套指往上约80mm处缠绕生料带,然后将冷缩管套在指套根部,逆时针方向抽出塑料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对冷缩管进行切除。
4.3 剥离铜屏蔽层和外半导层。
在距离已固定的冷缩管20mm处用刀剥离铜屏蔽线,并同时记住相色线,然后在距离其10mm处对外半导层进行剥离,同时根据原有的相色线的颜色缠绕相色条。值得注意的是,剥离外半导层时切忌刀口不要太深,否则极易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进而因尖端放电而击穿绝缘层。
4.4 半导电带的缠绕及固定密封。
在缠绕之前要对铜屏蔽线表面进行打磨清洗,并用有机硅油脂涂抹,确保光滑干净之后在已经剥离的铜屏蔽线上缠绕几圈半导电带。当剥离、清洗以及缠绕工序完成之后,电缆头的制作进入了最后的固定密封阶段,主要的固定区域是冷缩终端、密封管和冷缩指套。首先缓缓地抽拉冷缩终端的支撑条,让其与终端接口对齐,进而拉动支撑条进行收缩,从而将冷缩终端固定;其次用填充胶将接线端子部位的间隙涂抹均匀,而后用生胶带在填充胶的外层进行缠绕,从而将密封管固定起来;最后将冷缩指套的一端和连接地线用密封胶和电缆外套连接起来,而后将指套翻转对折,用扎线捆紧扎牢,从而最终完成电缆头制作。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10kV高压电缆网络成为了电力输送的重要途径,电缆头作为线路连接的核心配件,其制作质量决定着供电网络安全运行。同时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能够在线路出现故障时快速地找到故障源,为工作人员开展及时进行抢修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进而保证了电力输送的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温艺.配网工程常用电力电缆的设计分析和选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
[2]梁波,李文修.10kV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安装[J].农村电工,2014(01).
[3]李晟.浅析低压电器线路短路起火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