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 睿
[导读] 摘要:根据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低干扰、可调整”的设计手法,提出了 “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等措施,满足保护、展示、建设、使用、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需求。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68
        摘要:根据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低干扰、可调整”的设计手法,提出了 “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等措施,满足保护、展示、建设、使用、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
        引言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其城垣内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的大遗址。2006 年列入中国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 年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西安市启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特区”建设工程。
        2012年3月,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3个国家联合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进入申报程序,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这项系列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展示工程的主体,是在古代路网(包含考古探明及推测)的基础上展示汉代道路格局,同时要平衡展示、保护、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满足现代展示、游览的需求,又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1设计思路
        针对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殊性,设计人员积极与考古部门对接,充分交流,确定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思路:
        ①尊重遗产;
        ②安全使用:满足遗址区范围内的保护、展示、观光、游览、建设、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使用需要;
        ③绿色可持续:设计均应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合理地融入到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中;
        ④科技支撑:恰当且合理地使现代技术服务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⑤持续保障:以新理念构建的基础设施系统与遗址公园之间具有良好的共生依存关系;⑥突出特色:深刻理解遗产价值,明确遗产价值特征,区别于其它工程;
        ⑦多重兼顾:注意各专业协调配合,兼顾考虑绿化景观、监测安防、后期管理的各项需求。
        ⑧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考古部门提出的扰土深度要求。
        2 本工程的设计难点
        ⑴、目前,我国对遗址保护区的道路工程设计与建设没有相应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成熟的技术成果。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建设,对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需求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深入探索,为西安、陕西乃至全国大遗址保护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借鉴成果,为我国文化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⑵、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给设计人提出了新的挑战:考古探明路和考古推测路两类道路既是承担园区内主要交通功能的主干道路,也是用于展示考古已探明的汉代未央宫内外道路系统的重要物证,需用“低干扰、可调整”的设计手法,做到既满足现代展示、游览、交通的需求,又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归纳为三点要求:
        ①、路面形式需仿古,根据考古资料基本确定为仿汉代道路非固结的散铺砂砾石路面;
        ②、系统可实现一定强度的承载力要求,使用中不起车辙,后期维护费用可控;
        ③、低干扰、可调整,路面系统具有可拆卸性。
        ⑶、雨水排放设计,需使用低影响开发的理念,通过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特征,构建生态雨水控制利用系统。
        3“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
        为解决路面排水问题,设计采用“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利用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将路面雨水排至生态边沟,由生态边沟收集排放至护城河、沧池 、明渠等历史功能水系进行场地雨水的收集与调蓄。
        ⑴、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
        针对混凝土约束砂砾石路面面层雨天排水需要,提出了“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以满足路面横向排水要求。其具体工艺如下:
        ① 、C30水泥混凝土预制,其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度≥3.5Mpa。
        ②、路缘石顶面与路面边缘平齐,将面层砂砾石限定在范围内,同时对基层起保护作用。
        ③、缘石上部12cm厚度采用大空隙透水混凝土,并作仿汉代道路风格处理,与基座C30水泥混凝土一次预制成型。
 
        ⑵、生态边沟
        传统的道路边沟设计仅从工程使用角度出发,没有将排水、环境美化、景观综合考虑。本次边沟设计中提出流线型生态边沟,该边沟形式迎合了生态环保理念。加劲椰丝毯和天然椰柱等新型软性生态防护材料,杜绝沟坡水土流失,沟底淤塞的现象大为减少。加劲椰丝毯非但能媲美刚性支护,更为环保发挥了其较大的作用。同时,天然椰柱能有效地防止水土的过度流失,其作用能吸收泥水中的沉淀物,过滤泥水里的泥土和水力消能原理,把水土流失的发生率减低到最低。软性生态防护的理念符合保护自然环境的条件和需求。
        生态边沟设计具体为:按设计尺寸挖出沟形,原状土夯实处理,其上铺设防渗土工布,再种植土夯实20cm厚,铺加劲椰丝毯一层,用长度约15cm的竹钉固定,其上喷播草籽,加劲椰丝毯固定于喷播草的土壤表面而形成草根、植生毯和土壤三者结合的连续层从而达到防止土壤被冲刷,减缓水流速度,保护植被的目的,成为柔韧的软性护壁,并保留肥料,增强植物的生长度,植物根系发达形成牢固的网状结构,有效提高沟渠抗冲刷力。另外每隔5m左右设置天然椰柱一道,以降低水速度,能更好的保护边沟防冲刷,天然椰柱是由百分百天然纯椰纤制成的圆柱状物,外覆椰织网或土工织网,它的形状如“抱枕”,里面包含了已被压缩的椰丝纤维,其具有很高的吸水储水功能,为底层种子建立一个理想的微型气候,天然椰柱在完成侵蚀防护功能4~10年后,自动腐化成自然肥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成为自然生态循环的一部分。
        同时,针对该项目的III-IV级湿陷性黄土地质,在种植土下铺设防渗土工布,以免沟内蓄积的雨水下渗后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路基安全。
 
        5 结语
        通过各方努力2013年10月10日已基本完成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需要的路网建设,2013年10月12日迎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的专家对申遗项目进行了现场评估,顺利通过“国际大考”。201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以现场评估报告为基础进行最终表决,将“丝绸之路起始地段:起始段和天山走廊的路网(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设计符合文物保护理念,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展示了汉代道路。道路修建带来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建设的一次投入,给未央宫区域、西安、陕西、全国乃至世界大遗址保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成果,为申遗项目起了一个很好的标杆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M). 科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西汉礼制建筑遗址(M). 文物出版社,2003.
        [4] 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生态水沟技术在惠河高速公路(二期)的应用(陈瑞生,蔡荣坤   广东惠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