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区矫正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侯映宇
[导读] 摘要:本文旨在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作用、定单式人才培训和轮训、社区矫正事务所检验人才输出等方面为抓手,以期构建 “内外政策保障下的院局企深度联动”的新时代社区矫正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摘要:本文旨在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作用、定单式人才培训和轮训、社区矫正事务所检验人才输出等方面为抓手,以期构建 “内外政策保障下的院局企深度联动”的新时代社区矫正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社区矫正  应用型  培养路径
        1.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要持续跟踪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加快推进相关立法,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加强社区矫正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路径的研究是提升社区矫正质量、加快“智慧矫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社区矫正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推行17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省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以“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上海社区矫正模式,形成结合本地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矫正业务内容;具有维稳理念下的专门化严格管理;监狱干警作为重要的专业力量的全程参与;民间力量的“40、50”协管员的辅助管理以及具有集中培训等特色的“阳光中途之家”建设等四大特点的北京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积极探索“智慧矫正”的湖南模式正后来者赶超。但这些模式均存在一个共同突出的人才瓶颈问题,尤其对于专业人才的渴求。随着社区矫正工作逐步向纵深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问题正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3.新时代社区矫正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3.1学历型人才培养路径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给新时代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3.1.1产教深度融合下的“65421”专业社工培养模式
        通过学院、社会组织双元育人机制,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共同促进文化融合、建构联席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人才培养的优势,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下的“65421”专业社工培养模式。
        “6”即社会组织与高职院校在专业社工人才培养方面做到“六融合”:一是制度融合,如资源整合协调制度、统筹管理制度、项目成果监督评价制度,形成人才培养长效制度;二是利益融合,通过任务式培养、订单式培养、工读交替、产学研融合等实现产教融合的学院与社会组织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培养更加适合社区矫正行业发展和社会组织实践需要的社区矫正专业社工;三是资源融合,建立社会组织与学院的契约关系,由社会组织提供人才培养实践场所和机会,提升专业社工的实践能力;通过工学交替等形式,增强专业社工应对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社会组织人力成本;四是人员融合,以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到行业员工的无缝对接,缩短员工适应的周期;五是技术融合,学院的技术成果与社会组织的技术结合,通过社会组织行业技术需求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学院人才培养向社会组织项目的技术转化,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社会组织与学院双赢;六是文化融合,通过将行业需求中的质量、效率、协作等意识的学院培育,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构建文化共同体,增强专业社工的员工意识、职业认同。
        “5”即社会组织与高校实现专业社工培养上的“五个对接”。通过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服务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对接,打造学院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有效促进社区矫正行业的发展。
        “4”即实现专业社工培养方面社会组织与高职院校、政府、行业的四方联动。通过政府、行业、学院和社会组织机构的联动,形成政府主导、学院为主体、行业和社会组织机构尝试参与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21”即专业社工培养的“二元一体”机制。打造校内实训室和社会组织实训机构的双元实践平台,提升社工培养中的实践能力。
        3.1.2 “学生+导师+协作伙伴”社区矫正人才培养机制
        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终极目标,以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组织实践需要为导向,建立校内老师和社会组织实践岗位上师傅的“双导师”指导,通过项目化或课题研究、定向培养、合作办班、定向培训、组织冠名班等形式,建立学院和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协作伙伴关系,形成实践工作环境下的“学生+导师+协作伙伴”社区矫正人才培养机制。
        3.2在岗人员的培训、轮训
        3.2.1强化专业社工在职培训,优化职业规划
        在职培训就是对已经在社会组织工作的专业社工进行的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定期培训。这类培训通常每月或每年定期进行。以各类专题培训班、讲座、参观学习、同行交流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等专业技能培训、职业风险防控等内容的培训,制定不同等级的不同培训时间,以强化专业社工在工作实践中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增强专业社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保障社区矫正行业的健康发展。
        3.2.2以项目化培训增强实务技能,实现行业发展与个人提升双赢
        以社会组织为主导,与高校、司法行政部门、优秀同行等为培训导师,优化行业指导,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培训实效。一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科学分类,如根据犯罪类别、犯罪行为、犯罪年龄、犯罪群体等不同的标准对项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开展相应项目化实务技能培训,增强培训实战性;二是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的类别为标准,分别进行收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技巧、开展教育学习、提供情感沟通和心理疏导、指导就业知识和技能等专题项目化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
        3.3社区矫正事务所人才输出检验模式
        通过组建社区矫正事务所,搭建人才输出检验平台,及时跟进人才培养质量检验,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3.3.1参与建立健全科学绩效管理制度
        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项目考核评价的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实务对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各地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作为项目实施与推进的主体——社会组织自然不能缺席。一是提出明确的绩效指标,围绕专业社工的提供的服务量化项目考核标准,使之更具实际操作性;二是积极参与绩效动态评估,根据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对项目进行评估,适时调整进度和人员安排,将有力地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3.3.2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任何行业标准的制度需要各参与方共同协商制定,社区矫正行业标准同样不例外。社会组织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不仅能有效促进行业良性运行,也能为自己的发展增强话语权。如湖南为了制定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行业标准就曾由省社矫局多次召集司法行政部门、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社会组织等参与调研和专题讨论,研究、制定、修改行业标准、项目考核标准。社会组织的参与,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标准更具实操性。
        参考文献:
        [1]吴宗宪.社区矫正比较研究(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0.
        [2]张传伟.我国社区矫正运行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55.
        作者简介:
        侯映宇,男,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区矫正。此文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新时代社区矫正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编号:JYZX18008)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回归实践模式下的产教深度融合与社区矫正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编号:XJKX19B079)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