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英
新昌县城东小学 浙江绍兴 312500
摘要:新课标下,语文作业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文章在此背景下,对“如何增强教师技术层面,科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生成性;动态过程;有效发展;终极价值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的境界,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除了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外,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组成的语文作业设计,也应有所改革。
面对新课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反思当前封闭僵化的作业现状,倾听学生的呼声,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作业目标从以往“落实练习,牢固掌握知识”中走出来,对以往作业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审视,对作业活动作批判性的反思,找出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数量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拓展作业功能,设计有新的价值取向的新作业。
一、新课标下语文作业的基本特征
1、多元化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一般作业视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强化知识落实的工具,偏重于机械记忆,重复训练,而新课标下语文作业应侧重于多元化的思维发展,具有生成理解的功能、展示个性的功能、使学生社会化的功能、使学习生活化的功能。
2、“有效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 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反映在作业设计上,就是指作业能否体现学生持续发展,能否体现学生的基本学力,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学生对自身的发展作出了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才能主动发挥个体的潜能。”这也是作为个体实现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障。因此,我们在新作业设计理论中,强调的是从四个方面达成作业的总体成效:作业有价值,作业有效果,作业有效率,作业有魅力。
二、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三者并重。如果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传统的练习作业这种相对较为枯燥的形式的话,无法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无法准确地认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体验到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将教学系统纳入社会总系统,使作业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以更进一步说明学生主体的价值化。即终极价值以过程价值为基础,过程价值以终极价值为指导。根据这一联系,我们构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图示如下页。通过向生活、思维、个性三个维度的开放来有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1、减轻机械记忆的作业负担,设计创造力生存土壤的作业。
认知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把学习内容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习的再创造,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做“开放性作业”,用“开放性的作业”这一外部条件激活、诱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思维。
如在上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后,教师向学生征集作业题。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索,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当小艇,向大家作个自我介绍。”这个题目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从他们欣喜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很愿意做这次作业。教师一说“录用”,所有的学生都纷纷写起了“威尼斯小艇的自述”。课后,我欣赏了这次作业,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部分学生的作业令人叫绝。有的学生写道:“大家好!我是来自威尼斯的小艇。我的身长有二三十英尺长,体形有点像我的独木舟兄弟。别看我长得窄窄的,我的肚子可深啦,里面有一排排像沙发一样的皮垫子,坐着可舒服啦!不信你来坐坐。”有的学生介绍别具一格:“我叫小艇,我的家乡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告诉你们,我可忙了,白天干活,晚上还加班呢,累得我气都快喘不过来了。可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我还有个特点,就是不排放尾气,年年被评为‘绿色市民’。哟,主人又在叫我了,再见!”有的学生还真有点生意头脑呢,这不,还在末尾写了一句:“怎么样?想坐我吗?我会叫主人给你们打折优惠的。”
在以上的教例中,假如当初给学生布置“按课文内容填空”或是“摘录佳句”等此类传统作业,那学生就仅仅充当了复印机,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上教学活动证明,只要给学生适宜的条件,学生的创造力就会迸发出来,充分展示出自我和个性。
2、减轻硬性统一的作业数量负担,设计可选择性的作业。
尊重每一学生,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配置可选择的作业,给予个体选择的权利,具体如(1)在作业数量上、内容上选配套餐型、星级型、分层型作业供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2)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布置给自己,布置给同伴,甚至布置给老师。
如在学生写了3次生字后,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来完成“X”,X可以是组词扩词、形近字的比较或汉字的笔画数、音序字母等,由学生自己设定。教师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的自由,量力而行,依趣而行,真正体现个体差异原则。
3、减轻作业心理负担,设计趣味作业。
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布置作业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能力也越高,这是作业布置的误区。事实上,缺少选择性的、过多的、机械的作业和学生的学习的巩固与提高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改变单一重复的机械作业形式,在传统的抄写、默写、字词解释等“例行活动”中求变、求新、求趣,将学生从单一的写、机械的抄中解放出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融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之中“开放性作业”。
如学完认读生字后,让学生从报纸上、书上找到这几个字,跟家长比一比谁找的多。在寻找过程中巩固了字的读音,在朗读过程中懂得了字的含义,学生、家长都说这个作业真的很有意思。
4、改变孤立作业现象,设计综合实践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配置融综合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探究实践性作业更应积极提倡。
四、结语
让作业与学生的思维共进,让作业走进学生的快乐生活,成为学生精彩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面对新课程,我们的作业也应赋予新的生机,呈现新的内容和形式;面对新课程,我们呼唤新作业。
参考文献:
1 王丽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2 王一军《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