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戴秀丽,
[导读] 现阶段的数学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体现在数学角度思维模
        戴秀丽,
        金乡武警希望小学 山东 济宁272200,
        摘要:现阶段的数学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体现在数学角度思维模式的培养以及意识习惯的养成,本文笔者将以解决问题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0引言
        小学初期教学是我国国民教育的基础,数学是现阶段三大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好的基础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过渡到高年级,同时也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关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快速融入到素质教育当中,进而使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进而使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1现阶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部分小学数学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从任教老师方面来讲,这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整个学习氛围沉闷无力;在课堂上,老师只针对教材生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拓展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而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所讲述的教学内容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听起来非常的枯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只强调学生在知识点上的记忆,对学生掌握知识后的运用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这种此类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所教出来的学生往往会盲目从威,整个学习过程非常的被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问题快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可以说明该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意识以及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当学生们善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取得一定的成功时,此时的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动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具备高质量的数学学习能力之后,他们的学习思维敏捷程度会得到有效的强化,使学生对问题思考的速度有所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仅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全面性,还能使学生的微观察能力有所提升,使他们能够有细节中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其次,具备良好的数学科学素养能够使小学生对实物的洞察能力有所提升,使学生能够掌握从复杂现象或者问题中找寻到有效的信息,然后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构造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3.1提高意识
        小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良好的数学感觉能够使学生形成更科学的数学直觉。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够有效反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除此之外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小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具有对数学运算的敏锐性和适应性,能够使学生有意识的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观察事物、解释事物、表现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点以及空间形式等等,同时可以使学生具备捕捉生活中包含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此,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使学生都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潜在着数学知识,进而使学生逐渐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
3.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自主探究能力是新时期数学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特点,借助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小学数学老师在讲解与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相关的知识时,学生已经对两位数的运算以及口算、笔算的技巧有所了解,因此,授课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学生们在探究数学计算方法的同时也是他们的迁移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3.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想使学生的本领得到本质的培养与提升,相互数学教育工作者以及数学老师要带领班级内的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数学果冻,在活动中长知识,在实践中长才干,让学生学会识别生活中涉及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适应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新时期的数学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同时在计算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特征,这也要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具备严格的程序性。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数学老师在教学环节中或者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应当更多的给学生安排一些需要自己动手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授课老师人这项活动的观察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小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及时给予纠正与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安排小组讨论或者学习实践,积极引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默契,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而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现阶段的小学生要善于去帮助别人,同时也要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借助有效的教学实践课可以不断完善小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对问题的验证、对矛盾的解决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进而构建更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
3.4培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加快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多问题的探究和质疑能力等方面。为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相关任教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小学生对新课知识与时的习惯;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充分准备的习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要养成主动发言的习惯;在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听见的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在书写作业或者考试过程中要养成仔细审题和验算的习惯;在新课内容学完之后要养成对课堂知识复习的习惯;在完成家庭作业时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喜欢;在学习生活中要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在时间过程中要养成勤动手、团结的精神;在知识学习完成后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等等。除此之外,在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上,他们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同时家庭环境或者学校的学习氛围是影响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所以,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通过学生、家长及学校的共同努力、高效沟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主题,良好的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生活以及后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全面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莹. 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A].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2]王彩娟.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J].求知导刊,2019(35):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