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进芬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胜村中学662400
摘要: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内容,而且函数贯穿于整个数学理论知识之中,甚至在物理等学科中都有着需要学生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情况。所以,如何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基于此,对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
引言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十个数学优等生,九个都会死在函数上”。尽管这句话有夸大的意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函数确实是数学中比较困难、难以理解的一部分。而初中教师在讲解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没有选择合适的方法,因此导致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难上加难。
一、初中函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模糊不清,函数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函数的概念和公式无异于是竹篮打水,根本无法理解函数的本质。另外,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函数时都错误地认为函数就是方程,从而在解题时不关注问题中所暗含的函数关系,而是利用方程式来解答函数问题,忽视了函数是一种“关系”的本质。缺少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初中函数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虽然细致入微,但学生没有清晰直观的影像作为辅助,很难独立地完成自己的思考,在处理问题时通常照搬公式,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更遑论理解函数的本质了。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函数教学策略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对函数概念、图像的认知
信息技术与函数教学有机融合,教师可将函数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图片、动画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等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展示出来。由于函数图像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辅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函数知识。教师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函数图像,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方便学生获取函数性质知识内容。以“函数对称轴移动变化”为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对称轴移动变化的动画,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化地感知变化规律,利用视觉冲击加深他们对函数对称轴变化规律的理解。
(二)利用好现代技术进行数形结合教学
要对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钻研,首先便是画图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应用到函数教学中,可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将抽象、枯燥的教材知识变成更加直观化和具体化的图像,从而增添函数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y=kx+b时,可充分借助多媒体通过动画形式展示“k”和“b”所表达的意义,如“k”逐渐变大或变小时,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趋势等,从而加强学生对“斜率”的理解与掌握;当“b”逐渐变大或变小时,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趋势等,从而加强学生对“截距”的理解与掌握。
(三)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手段
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微课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将微课视频作为课堂导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可以利用微课视频集中讲授函数部分的重难点内容,比如反比例函数,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如果是作为课堂导入视频,老师就应当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时间尽量控制在3min;如果是重难点内容的教授,就需要注意视频内容制作,视频时间尽量控制在5~8min,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内容理解重难点部分。
(四)注重实践训练,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还要涉及了有关方程的知识。方程有效地为二次函数的学习作了铺垫。例如,在一个问题中,求一个圆的面积,将圆的面积设为A,如果圆的半径为r,如何列出圆的面积方程?我们可以从二次函数的概念开始,联系二次函数表达式,并找到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必须结合二次函数向学生解释任何x的值,将得到y的唯一值,即y是x的函数。同时,在二次函数里,“等式”并非单纯的等式,还包括函数与方程式的关系。即,用含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关系。前者称为未知量,后者的式子是前者的表达式。在解决二次函数问题时,必须注意数形结合的应用。数形结合是学习二次函数,并建立函数表达式和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帮助学生清楚直观地理解函数式的意义。每个二次函数式都对应于一个图像。数形结合思想是引导学生从图像和代数两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以便学生可以结合图像来判断二次函数的特征和结果。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算法时,可以先从坐标系中画出顶点、已知条件的坐标,然后根据题意来判断图像的类型,从而得到解题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课堂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教师需要在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静止知识化为运动、突破初中数学教学难点、加强课堂教学的反馈效果等,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林.论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8):214.
[2]沈云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16):91.
[3]沈作斌.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