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兰
湖南省衡南县花桥联合学校421165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更多的思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地发展。本文将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字:小学语文 新课标 教学对策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且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课堂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采取多样的教学评价三点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改的创新观要求突破知识中心、突破教师权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师生间互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问题一定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超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问题,会降低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探究的信心,而太过简单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产生的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创设。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前,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次追问:“在找妈妈的路上,小蝌蚪遇到了哪些‘人’呢?它们给予了小蝌蚪什么帮助?”最后,探究结果:“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妈妈看到小蝌蚪是怎样的心情?”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语言灌输知识,学生就负责听讲和做笔记,学习起来比较被动,有时候,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比如:在学习《狐狸分奶酪》这节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狐狸分奶酪的过程,笔者组织学生自由结成三人小组,一人扮演狐狸,一人扮演大熊,一人扮演小熊,进行狐狸分奶酪的情境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人物性格,还可以在表演中了解事情的经过和走向。这么做,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再比如:学习《狐假虎威》这节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谈一谈我们身边的狐假虎威案例。这时,有学生说:“某学生总是拿自己的哥哥吓唬其他同学,在同学当中做老大。”还有的学生说:“有些富二代仗着有钱有势的父母,作恶多端,欺负弱小,甚至是开车撞死人,也依然脸不红,气不喘。”等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狐假虎威的引申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除了组织情境表演、联系生活之外,课堂活动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游戏、读写结合、辩论会、头脑风暴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进行选择。
三、采取多样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内容,一般会忽略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或者是,简单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这种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意义不大。新课改提出了新的评价观,并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上进行了创新,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使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比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文章之前,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思考和曹冲面临的同样问题,考察学生的思维,这样更能使学生感受曹冲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安排学生发言,并对学生的思路和表达进行点评,最后会组织全班学生投票,选出自己认为的最佳称象方法,并说出理由。这样做,调动了全班学生积极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提高了全班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和积极性。此外,在讲述这节课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听课,然后对课堂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点评,这样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从其他的角度,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进步。
结束语:
新课程是对传统教育不足的改革和创新,教师秉承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选择。新课程在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创新观、评价观上都做出了改革,依据新课改的理念,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洪岩. 分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6(35):112-113.
[2]张桂芸.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