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梅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天宝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四川省资阳市642362
摘要: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也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学习语文作文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文化学识,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开拓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仅导致课堂氛围逐渐枯燥,也影响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深化教材内容,培养写作技巧;课外实践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手段教导小学生,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小学生
语文作文是小学生在学习中必然学习的文化知识,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中必然掌握的能力。小学生年级较小,学习语文作文课程时间较短,无法积累大量的写作词汇与写作素材,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教学方式,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写作课程认知较为偏差,从而影响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此,教师为了让小学生正确认知写作课程,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
一、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是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仅可以使作文立意更为清晰,提高作文质量,还能丰富文化学识,开拓学习视野。由于,教师在语文写作的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未能让小学生积累高品质的写作素材,影响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语文写作教学中,增加小学生写作的素材。
例如:教师在教导小学生写作课程中,可以用“感恩”为作文主旨,让小学生创作一篇作文。小学生为了在写作过程中突出“感恩”的主旨,可以回家观察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小学生通过触摸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可以感觉到父亲的劳累,从而可以从内心真切认知“感恩”的意义,创作出真情实意的作文。小学生也可以观察母亲,通过观察母亲脸上的皱纹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劳,从而可以创作出关于感恩母亲的优质作文。教师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语文写作教学中,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教材内容,培养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小学生在写作课程中必然掌握的能力,是提升作文成绩的重要手段。写作技巧分为语言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方法等等。小学生培养写作技巧,可以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习思维的发展,加强学习的综合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语文写作时间较短,对于写作技巧的相关知识还处于较为陌生的阶段,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深化教材内容,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技巧。
例如:教师在教导《石灰吟》的过程中,可以对小学生讲解这首古诗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即,文章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作者利用青白的石头表明清白的自身,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教师也可对小学生讲解,《石灰吟》这首诗中通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以石灰石比作自身,将石灰石的特性与自身的性格巧妙的融在一起,凸显了这首诗气势豪迈。教师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教导小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更多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强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塑造小学生高尚的品德素养。
三、课外实践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实践练习。写作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掌握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坚持练习才能切实掌握的能力。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不仅是小学学习过程中的需要,也是初中、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需要。由于,小学生写作时间较长,教师无法利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让小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练习,直接影响了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外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课外“随笔实践练习”,让小学生随身携带笔与本并随时记录自身的写作感悟。即,小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柳树”时,可以联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古诗词,进一步可拓展写作,将柳树描绘成慈祥的老爷爷、活蹦乱跳的小精灵等。小学生在观察到黄昏的太阳时,可以联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进一步可以将黄昏的太阳比喻成为红透的苹果、熟透的柿子等。教师利用课外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底蕴,从而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学习语文写作课程不仅能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还能丰富文化学识,开拓精神世界。由于,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手段,影响了小学生语文写作课程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教材内容、课外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鲍璠.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汉字文化,2017(15):34-35.
[2]吴振霞.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