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琼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绘本可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获得语言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故事剧表演是绘本阅读的延伸,是以表演的形式帮助幼儿对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加工。支架(Scaffolding Instruction)理论源于维果茨基有关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教育中成为一个形象的隐喻:在儿童积极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过程中,教师如脚手架一般为之提供支持。支架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考虑支架建构的具体目标、着力点以及支架建构的策略。笔者以小班故事剧《鸡蛋哥哥》为例,阐述从四方面入手,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为其语言和表演水平发展提供支架。
关键词:支架;小班;绘本; 故事剧表演;
故事剧《鸡蛋哥哥》中,有幼儿熟悉并喜欢的鸡蛋哥哥,还有调皮的乌鸦等角色形象,动作性强,故事情节也是幼儿生活中经历过的,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又易于表演,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
一、从课程支架入手,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故事作品的主题内涵。
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内容,将绘本内容改编成可供幼儿表演的故事剧剧本的过程中,教师宜为小班幼儿选择一条故事线索作为组织语言、思维、情绪活动的凭借,便于其理解和记忆。绘本《鸡蛋哥哥》中有许多值得挖掘的主题内容,如:机智地解决问题、 勇敢地成长、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欺负同伴、帮助弟弟妹妹等。教师将绘本《鸡蛋哥哥》作为小班主题课程来开展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课程思维导图和主题网络图,将掌握足够的生活常规和安全意识作为小班幼儿的重点。小班幼儿初次离开家庭到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他们对幼儿园及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会去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只要是有趣的东西都想试一试、摸一摸。如果没有常规和安全意识,他们在丰富的幼儿园生活和游戏中难免会遭遇伤害。因此,在对绘本《鸡蛋哥哥》进行解读、改造、分享与表演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强化了安全这方面的内容和线索,以帮助幼儿获得有关这方面的经验。如:以前下楼梯时个别小班幼儿会一级一级楼梯往下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虽多次提醒但效果不佳,在开展《鸡蛋哥哥》主题活动与故事剧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对鸡蛋哥哥从山坡滚下来的情节印象深刻,他们围绕生活中的安全展开了讨论,教师顺势建议幼儿说说“跨级跳楼梯”这一问题。幼儿说不能像鸡蛋哥哥那样,太危险了!从此,幼儿在下楼梯时就不再跨级跳了,从绘本到故事剧表演再到将行为规范运用到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受到绘本蕴含的意义。
二、从经验支架入手, 帮助小班幼儿融入故事剧本的改编和表演。
从欣赏绘本开始,师幼共同研讨剧本,熟悉故事,复述故事,再去修改剧本。该故事内容可分为 11个片段,分别是母鸡孵蛋、小鸡出壳、不想长大的鸡蛋哥哥、走过石头迷宫、带鸡蛋弟弟散步、捉迷藏、鸡蛋哥哥飘浮、遭遇乌鸦、躲进猪鼻子、蛋壳破了、长大的鸡蛋哥哥。情节比较多,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与幼儿讨论如何删减情节:哪个情节不好表演可以省略掉?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积极发言,幼儿边看《鸡蛋哥哥》绘本边讨论,易轩说:老师,不能把捉迷藏去掉,我喜欢捉迷藏。以豪说:我喜欢走石头迷宫。琬麟说:我们可以把鸡蛋哥哥在大海里漂浮去掉,因为太危险了。晨斯说:鸡蛋哥哥顶着鸡蛋弟弟要去掉,因为会摔倒的!经过几次讨论,师幼一起决定:删减了鸡蛋哥哥顶鸡蛋弟弟散步等四个情节。故事剧《鸡蛋哥哥》确定为四幕:鸡蛋哥哥出壳、不想长大的鸡蛋哥哥、乌鸦来了、鸡蛋哥哥长大了。当故事情节逐步铺开后,教师启发幼儿将生活中一些动作、行为、语言编入剧本,如:捉迷藏、好朋友打招呼,这样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表演对幼儿十分熟悉,演起来就十分得心应手。
在进一步分析故事剧本时,发现部分情节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如,表演鸡蛋哥哥捉迷藏的情节,鸡蛋哥哥要钻到牛大伯鼻孔和兔姐姐的耳朵里,需要幼儿钻入一个狭窄的空间,这使部分幼儿产生恐慌心理。小班幼儿经常玩“钻山洞”游戏,教师建议将“钻牛大伯鼻孔”情节改为 “钻山洞”,得到了幼儿的一致支持。因为钻山洞是幼儿熟悉与喜爱的活动,幼儿在表演故事时更投入,会用形象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捉迷藏中,苏桐钻山洞时还在“山洞”门口停留了一小会儿,再蹑手蹑脚地躲进去,非常投入地喊:“没找到我,我继续躲”幼儿表演时自然将生活经验与故事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脚手架作用——搭建经验支架,支持和引导幼儿走向表演最近发展区。
三、从情境支架入手,激发小班幼儿故事剧表演的兴趣。
要演好故事剧,必须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幼儿深入地理解剧本的情节、角色形象、情绪变化等。教师以《指南》为指引,把艺术方面的元素融入到故事剧中。如:集体歌舞表演《春天》,让小班幼儿相互影响,更好地展现自己,融入到快乐的情境中。音乐在小班故事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吸引注意,推动剧情的发展;渲染环境,塑造形象,烘托情境和气氛。用音乐搭建情境支架,是小班故事剧表演的关键。选择音乐时,首先要符合剧情内容和人物特点。故事剧表演对幼儿的要求是多维的,要考虑台词、动作、出场和站位,音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喜好,满足故事剧《鸡蛋哥哥》剧情的需要,更好地烘托氛围推进剧情。将幼儿学过会唱的歌曲如《母鸡孵蛋》《春天》《我们都是好朋友》加入到故事剧,串联简单的故事情节。幼儿对音乐感受力强,一呼百应、整体参与,小歌舞的形式很受幼儿欢迎,只要听到这些歌曲,他们就会边唱边演起《鸡蛋哥哥》,有了这些歌曲的融入,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就更浓了。
在讨论“乌鸦来了”的情节时,播放了一段紧张的追逐跑音乐,将幼儿带入紧张的情境,借助音乐的渲染,教师提问幼儿:乌鸦要来啄鸡蛋哥哥,怎么办?罗烨说:“鸡蛋哥哥快跑,不要被抓住!”泽楷提出“鸡蛋哥哥可以扮鬼脸吓晕乌鸦”,翼锋说“鸡蛋哥哥直接滚下山撞晕乌鸦”的想法,得到了其他幼儿的认同,形象的音乐让幼儿很自然地融入到故事剧表演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四、从榜样支架入手,提升小班幼儿故事剧表演技能。
幼儿在理解角色的表情、对话、动作、心理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借助榜样(教师、大班幼儿)示范很关键。教师的示范要“入戏”,表情、动作要夸张,才能带动小班幼儿大胆表现。例如:表演故事剧《鸡蛋哥哥》时,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音调、动作表现鸡妈妈、鸡蛋哥哥、乌鸦,教师和个别大班能力强幼儿分别扮演角色,让幼儿观察他们表演的脸部表情、语气语调、形体动作先模仿后表演。故事剧表演不仅要有声有色,还要有优美的体态动作和夸张的肢体动作。形体动作的展现将故事剧表演得到更好的升华。在表演时,师幼将生活中的经验动作加以了夸张,使故事剧表演更加有声有色,更富有童趣、情趣。
以上四方面是教师在小班故事剧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效的支架策略,借此盘活了绘本资源,促进了幼儿从纸质书本浅阅读到故事剧表演深加工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的故事剧指导,教师要不断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学习方式,才能真正让幼儿成为故事剧表演的主角,将故事剧表演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杜丹《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童话剧表演》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2]陈晓萍?徐媛芳《减法”策略:为小班幼儿开展图画书故事表演搭建支架——以图画书<11只小猫做苦工>为例》2014-1《幼儿教育.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