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余锐
[导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群文阅读的价值和重要性
        余锐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第三实验小学,464200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群文阅读的价值和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渠道提升群文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实行单篇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下,也不适应新时代教学的发展。本文中笔者谈谈促进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
一、紧扣文本教学内容,拓展群文阅读资源
        选择合适的文本内容是开展群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文本是开展有效阅读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明确群文阅读组合的依据。根据不同的纬度可以将文本归属于不同的类型,如同一题材、同一作家、同一主题和同一人物、同一意向等,教师要通过把握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扩展阅读的资源,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课文6时,教师可以在教材收录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将课外优质的童话故事引入到课堂中去,如《小狐狸上学校》《骄傲的麻雀》和《小猪不洗脸》等,在求同探异的基础上,找到这几篇童话故事之间的内在关联,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制作flash动画,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童话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简洁的语言风格,在学生观看完flash动画后,教师让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下自己的心得和体验。
二、明确群文阅读主题,发挥小组合作精神
        当前语文阅读资源异常丰富,怎样合理选择阅读资源,发挥群文阅读的功效是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就要明确阅读的主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提升群文阅读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当被别人认可时,他们会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学习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同时,学生的自律性不强,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使学生在分工和深入分析文本的意境、写作手法和思想的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课文4时,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与“夏日”相关的,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夏日”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夏夜多美》《雨点儿》等。这些少儿读物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性,阅读难度也不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收获更多的阅读体验。

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阅读探究的任务:1.以上所给的几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篇文学作品,为什么?2.与小组内同学一起探讨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3.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涉及了与“夏日”相关的内容,作者写的“夏日”的内容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完成探究任务:首先,学生精读其中的一篇课文,略读其他的课文,就阅读感受选出最喜欢的文章来;其次,再次分组,每位学生分别精读其中的一篇文章,交流阅读体会,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完成第3道题目的回答。
三、丰富群文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注意力难以持久。单一的阅读形式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学生对阅读的持久注意力,也难以达到群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的篇幅长度和难易程度,以主题为线索,完成群文阅读的任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和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实现群文阅读的效果。
例如,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阅读主题都是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老屋、小猫、老母鸡和蜘蛛,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现出老屋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然后,让学生放学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由于这篇寓言故事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语言浅显易懂,故事中出现了众多的人物,他们的个性鲜明迥异,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式,一方面迎合了学生爱读童话故事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课文的阅读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开展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与阅读相比,师生们普遍反映写作的难度更大。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继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难题。开展群文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而且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上对学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在以读促写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童年的水墨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肥皂泡》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几篇课文进行群文阅读,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然后让学生以“亲情”、“友情”为主题,写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总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开展首先一、紧扣文本教学内容,拓展群文阅读资源。因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脱离了教材,单元主题阅读活动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课外阅读作为教材课本的拓展,对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有补充作用;其次,教师要明确群文阅读主题,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内实现良性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再次,丰富群文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后,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开展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兰.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88.
[2]毛惠娟.走进童话,叩开低年段群文阅读之门——二年级《群文阅读童话篇》教学[J].语文知识,2017(12):46-49.
[3]崔蕾.群文阅读视野下作文教学的关键策略[J].语文知识,2017(10):64-6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