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巧丽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中心小学 330224
摘要: 小学低段的学生,初步接触语文学习活动,正是基础培养的关键时期,有效的朗读教学指导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不重视或者方法不恰当,朗读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活动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发挥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综合感官的运用下,学生的词汇知识和情感理解都会更加深刻和高效,思维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锻炼和启发,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汉语文字特有的音韵美和形式美,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科素养。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适合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小学低段的学生,一切都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外界的引导和规范下展开的。科学的教育理念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朗读的魅力和意义并不能被这个阶段的学生感知,他们直观感性,容易被情境性和趣味性强的事物吸引。基于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有效朗读奠定基础。
比如在《大象的耳朵》的朗诵活动前,教师可以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大象耳朵的关注热情,从而为朗读活动奠定情感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童言童语的合理运用,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充分投入其中,从而对文本故事产生学习兴趣。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低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画面,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激发学生朗诵探究的自觉主动性。由此可见,这些教学活动一般发生在导入环节,对后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情境的创设,根据阅读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兴趣,为实现有效的朗读训练奠定基础。
二、提供科学的朗读方法,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并不单单是把语言文字读出来,而是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朗读方面表现出很多的问题,缺乏节奏感,不注意停顿,通顺程度不理想,缺乏真情实感,还有缺少美感和语文味。
这些都反映出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基本上都在自我发挥。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正处于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朗读能力需要在此得到有效培养。这不仅影响当下的朗读效果,还会对未来的学习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引导学生实现良好的朗读效果。
比如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朗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活动,并在语调转折和情感变化的过程中,进行重点提醒,引导学生去进行画面想象,从而读出节奏感,读出感情。在古诗词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还可以把吟唱这种朗读方式拓展给学生,丰富他们对古诗词文化的认知视野,提升相关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减轻学生诗词记忆的难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行为展开评价,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提升朗读能力,感知朗读的魅力,并实现相应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良好的专业朗读教学能力是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要注意课下的自我提升,吸收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
三、提供多样的朗读途径,提升学生的朗读素养
朗读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而且一切的经典文本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朗读对象。小学低段的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广泛参与朗读活动,才能更好地感知朗度的魅力和乐趣,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朗读活动,全面提升朗读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朗读交流活动,学生们将好的作品分享出来,通过评比的方式选出模范代表,以此来形成良好的班级朗读氛围,提高朗读积极性。又比如教师可以进行课外书目的推荐活动,借助家长的力量落实学生的课外朗读,提升朗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朗读重要性的宣讲活动,提升他们的认知意识,从而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朗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素养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小学低段正是基础培养的关键时期,朗读教学必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教师要重视日常的朗读教学实践,在学生朗读兴趣激发的基础上指导他们科学的朗读方法,在长期的朗读实践中感知朗读和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朗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和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生学习视角下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探讨[J].王彦光.课外语文.2017(21)
[2]小学低段朗读教学问题及对策[J].朱雨彦.教育艺术.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