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胡敏才
[导读] 数学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
        胡敏才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同民镇新合小学   贵州省遵义市  564619
        摘要:数学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而课程教学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影响。因此,这也就要求着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积极优化自身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究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效果获得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轮,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同时也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认知情感的调动。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使学生能真正的学有所获。通过不断的探究和优化教学方法,来逐渐改变以往教学中“走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的问题,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得以可持续发展。本文也将依据实际的教学实例,从小学数学的多样化教学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运用,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尤其网络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教师在教学前充分观看学习网络上教学设计,借鉴其优秀可取之处应用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同时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应用在课件中,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或是动态的视频,来为学生进行展示播放,不仅有效的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中书写板书的时间,同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课程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充分激发,也就会更加主动的投入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切实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以在课前在网络上搜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图形,如铅笔盒、橡皮或是快递盒、纸抽等等,让学生观察这些不同的物体,然后进行分类规整。在学生分辨完成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除了这些物体之外,还有哪些熟悉的事物是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与回答,教师顺势为学生进行新课的导入,并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三维立体的长方体模型,通过旋转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长方体的不同面,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动态的课程内容展示,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学习,教师接下来的重难点知识教学也能更好开展。
        二、创设趣味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思考
情境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教师所常用的教学方式,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教师重点关注应用的方式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应进一步强调发展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就给教师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把握课程教学进度的基础上,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科学设置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重难点,同时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锻炼发展。
例如在教学《图形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在借助教材图片为学生讲解图形运动时,要注重结合教学中重难点为学生适时的设计思考问题。

如在讲述钟表的的指针运动时,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出发,先让学生想一想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能不能用一句话完整的描述一下其旋转的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拿具体的钟表实物,将其指针从1转向3,再由3指向6,让同学互相说一说指针是如何旋转的?并思考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180度会指向几呢?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不仅需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的思维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规律,不仅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应用价值,纵观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数学的应用范围大到金融、建筑,小到商店买卖的计算,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学习。基于数学这一特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积极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趣味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也能在知识灵活生动传授的同时使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及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有更为明晰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想一想在自己身边最近的有关可能性的例子是什么?然后教师可以以抛硬币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准备一枚硬币,然后同桌一起活动,一个负责抛硬币而另一人则是猜测其正反。在活动后让学生想一想,每一次硬币落后你有百分百的把握是正面或是反面吗?这显然是一种随机的事件,因此,大家只能在硬币落下后猜测其可能是正面或是反面。在学生通过这一小游戏理解可能性这一概念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在观看这些事例时快速的回答出其是可能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诸如“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三天后下雨”等等,以生活化的活动设计,让学生积极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解决,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重新认识生活中的经历,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效益也能获得相应的提升。
        四、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深化学生互动沟通
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积极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对于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意识的重视,需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关注小组合作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将学生科学的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完成后,以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卡片,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三角尺、剪刀等等,将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成已经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在完成以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在学生都进行实践操作后,以问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其形状和面积是否有变化?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走入学生活动中,以此来启发学生逐渐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总而言之,对于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本身,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优化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探索实践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2]简佳玲.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31):8-9.
[3]刘本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