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慧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们要培养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其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小学数学教师们就应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的数学数学思维能力的特点
(一)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数学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算理。在数学的计算中,小学生往往需要实物或手指的帮助才能运算。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面前的具体事物及生动的记忆表象联系着。
(二)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
(三)学生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特别是在数学课学习中,如果是经历过数学思维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但如果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思维能力的特点是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将人的天性任意发散。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以及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系列过程,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分层分类思考和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两个任务:一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向学生传授基础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具有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二是通过引导、启发、动手实践,猜测验证等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等,而思维能力则成为诸多能力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教学中,要经常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动机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具体做法是:
1、教给发现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引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本着这样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通过多层次的布疑引探,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解决问题。
2、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与操作,引导学生思维的动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也得到发展,使它变成了思维的工具。只有学生真正动手参与,学生才能记得更牢,因为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过程“内化” 为思维,是使其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3、巧妙地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动机。爱因斯坦普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动机。
4、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与记忆上,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具体到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展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有三个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材,与此相适应,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必须通过钻研教材,将教材中蕴涵的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5、探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丰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束缚,能从事物的反面、联系、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二)、合理运用直观教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如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大量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如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就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度使用教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否则,始终依赖教具,思维的水平也难以有效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语言特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培养学生用确切的、完整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思维的结果,做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统一。要经常让学生亲自动笔、动口、动手,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示范性挂在学生口中,印在学生脑中,让学生“手上会做”、“脑中会想” 、"嘴上会说”,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各年级和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各年级和阶段应担负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就应该开始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体现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等都应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学新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归纳。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