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从飞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腰路小学224562
摘要:数学作为农村小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发展学生思维意识的重要推动力,还是提高学生认知的主要依据。但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直存在一种客观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也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加剧。因此,如何缓解两极分化现象成为教师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分析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学习自信;参与意识
新课改理念虽然不断渗透到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中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小学生存在着群体性差异,并且他们都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难以保持可持续性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受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阻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还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多样化的原因,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保证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一、农村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产生原因
(一)教师因素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教师仍然推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被动、机械式的特征,这样既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还会导致实际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此外,每个班级都存在着一些学困生,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并疏于对他们的及时引导,导致班级中学习“断层”越来越严重。同时,在教学压力下,教师往往忽视班级学生的真正学习情况,而是单一地按照教学进度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会直接阻碍学困生的学习进度,也直接深化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学生因素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由于数学知识以符号、数字作为主要载体,并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与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矛盾,如不能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其二,学生自身的特点。由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在班级内得不到重视,并开始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进一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产生恶性循环。此外,在农村中,学生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承担家庭的一些劳动,并且没有更多的时间巩固练习,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以此拉大与他人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家庭因素
由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子女的关注。并且只是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与子女的沟通,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进而导致家庭难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家长与教师也缺乏及时的沟通,进而难以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这就使得家校合一很难实现。此外,对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作为家长,也难以及时掌握,对子女的家庭作业也缺乏有能力的辅导。由此可见,在家庭中如果没有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也难以培养起来。长此以往,学生则会出现学习效果不理想等情况。
二、农村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关注学生,减少两极分化
1.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
素质教育观强调教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人人学有所成。对于农村数学教学而言,很多学校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基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从学生的数学原有认知基础入手,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
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困扰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的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从学习方法得以改善,并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的转变,从而使每个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内部驱动力,还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同时,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升和毫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杯与大杯”这一实例为主构建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既有助于全体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还能够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且都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需要相信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并且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抓住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优势、闪光点。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看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更需要观察每个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有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些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强,有的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表现的较为突出。鉴于此,教师应及时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或者有声的评价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环境,减少两极分化
1.实施分层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教学是一种双边性活动。如果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也会加深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练习问题、作业时,需要分层设计,区别对待,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例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把作业分为必做题与选择题,提供给不同层次学生以多种选择的机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选择性的填写。其中,必做题为基本知识的直接应用与练习,选做题包含着变式题或者综合题,让学生在逐步探索中解决问题。此外,分层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按照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作业题目,这不但顾及到不同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而且使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2.加强家校互动,实现家校双赢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重要的两个学习环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家庭环境尤为重要。在农村中,学生的家长普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甚至有些家长采用权威式或者散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家校合一,力所能及的要家长改变以往的教育经验,并耐心与家长建立交流与沟通,使家长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无疑是对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则会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并且容易使班级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为了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应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整体方面入手,找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并把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认知,还能够使他们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水平,以此减少“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陈燕.浅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策略[J].读书文摘,2016(13).
[2]吴发媛.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5(1).
[3]吴红权.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浅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