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赵集小学 236600
摘要:本文基于相关教育思想与理论基础,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目标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小学阶段是一切的开始,而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于一切的看法、态度和心理都在逐渐地形成,所以教育者应该从其学习兴趣和爱好入手,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其相应的习惯和能力,这也势必会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兴趣入手,热情激发
1、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关爱,每一个孩子内心其实都有一杆秤,他们对于老师喜欢哪一个学生都会观察的很仔细,而这些也是情感细腻的一种表现。对此,教师更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做起,来关爱和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从而实现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学科。此外,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予以保护和鼓励,让他们多思考、多动手、多表达,善于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有点,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此,在探究中有趣的学习,在合作中互帮互助,才能够逐渐培养其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2、分层教学满足个性需求
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基于分层目标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实现对不同水平层次发展的最大化提升。要做到有效的分层教学,主要分为课上分层与课下分层。在课上,教师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设计相应的不同难度问题。比如思考题和附加题比较适合高水平层次、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目的是更深层次地激发他们内在潜能。而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对牢固的,但处在转化阶段的学生,教师也应该为其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选择难易适中的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对于跟进型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在其他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简单化的变式,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不仅不雷同,而且还十分符合该水平层次的学生,以此来提升其摸索正确解题思路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课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两种层次的作业布置,根据新课改理念来看,提倡布置相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样便于体现出教学的公平,也不会给学生留下教师区别对待他们的印象。那么在作业难易度和数量的选择布置上,教师要多为能力有较高上限的学生布置一些,当然也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些专属的课外练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对于基础水平比较一般的学生,教师只需要让学生做到完成全部作业,保证正确率,适当基础和探索难题即可。
3、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培养
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会随着小学生年龄的上升而不断发展,也只有在其所积累的知识经验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雏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首先,在课前预习环节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来设计相关问题,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尽量要让学生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答案,时间和方法不限,在课堂上需要学生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出对问题的见解和思路。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减少集体授课环节的时间,将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往往不急于讲解知识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设计相关问题或活动来供学生合作探究,以极大限度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独立性。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阶
在经历了诱导期的铺垫和准备后,学生已经对于数学学习有了相当的兴趣,教师也应该在学生意识和能力更进一步的阶段中来尝试新教学模式的建构。在初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主要任务目标确定为学会合作学习,各抒己见,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该阶段,教师要设计符合实际学情的学习任务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尽量做到每节课教师的主导时间不超过一半,而这一半以内的时间也应该多用于为学生明确具体学习目标和化解化解疑难。
具体环节如下:
1、新课试讲
教师特意地让学生来自主讲解或探索新课内容,自己从中参与辅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征来分配任务,而并不是让一个学生独自承担一整节课的授课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会对自己接到的任务十分上心,在课下做好充分准备。而且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或是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任务进行分派,让他们在初次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2、开放设计
每一堂课肯定不会仅限于一种讲法,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让学生试讲的形式,其思维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激发和调动。那么对于一些从不同渠道或途径得到内容和方法的学生,教师应对此做到一视同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准备成果,虽然在具体思路和问题解法等方面会存在诸多不同,但正是这种多样性才使得数学课堂更具魅力。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尝试这些不同的可能性,在肯定思维多样性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发散,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开放和自由的思维课堂。例如,“鸡兔同笼”就是一个开放性特征十分明显的问题,而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旨在学生能够对不同方法进行尝试,并重点学会猜想与假设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课上教师可以在学生采用猜测列表法进行问题探究之后,来让学生再次自学教材,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并联系古人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对比,完成对众多方法的优势和适用性归纳,从而明确最佳方案,最后在变式练习过程中实现深化。
3、竞争意识
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转向了启发、点拨和引导。但考虑到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是不易持久的,所以教师应该多在学生陷入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一来可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心,二来也能打开其思维的另一扇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比拼、互动,这种竞争往往是具有趣味性而且友好的,学生在竞争过程中看到对方的优点,明确自己的不足,使挑战的欲望得到满足,也能够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层次。
三、能力深化与创造
深化与创造标志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步入了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那么在这个提高和创新的阶段中,教师应更加倡导个性化和自由化的学习,甚至可以没有明确统一的教学目标,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来确定下节课学什么、如何学。
首先,教师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其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某一个学生喜欢且善于思考,教师就可以鼓励其多萌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从中选取和采纳其中比较合理的来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去更进一步翻阅相关资料,探索未知。其实,在能力深化与创造培养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意识早已超越了基本学习进度的安排,所以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保持其良好的学习情绪为根本即可。当然,在学生出现疲惫时,教师也应该避免提出更多的硬性要求,而去满足一些除基本内容之外的学习需求,以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鼓励合作和竞争的基础上,教师要基于实际学情提出愿景,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数学学习纳入到学生的成长经历当中,铭刻成为记忆。比如学生表现出了数学中某一方面极高的兴趣和天赋,对此教师就应该首先培养和塑造其自信心,这样才能够第一时间使学生获得极大的学习激励,将自己的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在日后,学生也可以在没有较多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并且在真正自由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踏实。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抱有任何功利性目的的尝试,而要始终坚持为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在不断的总结、完善和创新中提高,让一个又一个被认可的学习成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朴海英.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2):201-202.
[2]王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教师,2017(S1):10.
[3]任占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育,2017(Z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