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秉磊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 安徽省 太和县 236600
摘要: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实行改革方能长远。新课改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为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还为学生素质能力的培育增添了一定的推进效果。注重学生未来长远的发展,以及学生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一切围绕学生是全新的教育模式制定的根本立场。而老师应该追随时代的脚步,一改以往惯用的思维教学方式,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来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助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德育;教学研究
前言
新课改的实施,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对此,作为数学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采取最正确的教学方法,发挥出数学课堂的优势和特点,以此帮助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良好形成,这样才能够使高中阶段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益,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无论在任何时期,社会都需要有良好品德的人,所以,德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任何时候,教师都应该具有榜样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示范榜样,因为,教师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三观意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学生们也会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来要求自己。另外,教师在处理人或事时,也应当一碗水端平,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去评判任何一个学生。例如,在班上发现一名同学有许多毛病,当下要做的不是即刻对该生进行严肃批评,而是时刻关注他,并挖掘其长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他擅长的事情制定特殊的学习计划,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他一无是处,使其长处被埋没。
此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并引导学生成为有利于社会、有利益未来的人才。因此,在高二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好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工作,通过精心设计,抓住数学的学科特点将德育悄无声息的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同时在教学中也应把握好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性,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为祖国未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从课本入手,深度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点,把数学知识点与德育教学进行联系,从而使学生对德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实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建立。例如,在数学高二下册“立体几何多面体”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个美国竞赛的故事作为前提,让学生进行探讨,以故事中丹尼尔的结论进行解析并让同学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解答了课本中的问题完成了学习目标,也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当然,教师要想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一定要结合书本的内容去进行扩充,不能一味的只去为了教学而教学,要结合数学课本上自带的数据优势或数字文化将德育渗透其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解题思维,使其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数不尽的历史英雄人物楷模,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形象又包含着属于他们的历史故事,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子,是我们给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优秀素材。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运用这些优秀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数学课本中有一些内容具有历史数据,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历史数据和教学知识相结合来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知识,向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传递。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好数学课本中的数据,通过课本中的数据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这些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材料与知识来向学生进行传递。不仅可以解开了数学课本中的答案,还可以通过书本上的历史数据向学生传递出了历史文化进行了德育教育,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兴趣。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函数问题时,不应该只局限在课本中给的数据去进行讲解,也可以去网上搜集一些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数据或者经济文化发展数据去让同学进行练习或者思考。通过解题基本的操作让学生来了解近现代中国发展的趋势与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最后,通过解题的数据来向学生们最直观的展示出中国近些年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使学生们树立起对祖国更加繁荣的信心,更加坚定地为未来祖国的繁荣而努力。通过德育教育和传统知识的相结合,不仅完成了教学上的目标,也实现了德育教育的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与人格。这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新的理念与起点。
参考文献
[1]郜凤云.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创新教育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115.
[2]项志成.初中数学德育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3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