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肖雪媛
[导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肖雪媛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荣宗小学   福建省  泉州市  362200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资源,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激活数学课堂,构造深度学习课堂,融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构建丰富的学习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素养,提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资源,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激活数学课堂,使学生深度地学习数学,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打造深度学习课堂,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体潜力,站在客观的角度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延伸和探索,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在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时候,需要从创设有效情境入手,激活学生的数学积极性,然后再融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构建丰富的学习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创设有效情境,为学生深入思考创设条件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倘若能设计一个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情境,可以优化教学的内容,并将学生带入有思考性的情境中,从而在学习和探索中领悟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情况、年龄特征相一致、课堂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情境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吸引下,帮助学生走进课堂,开始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继而实现探索内容的深度化。
        例如,在讲解《位置与顺序》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与位置有关的概念的本质内涵之后,可以创设一个“小淘气爱闯祸”的情境:小淘气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有没有同学能够想一个办法,让小淘气同学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在同学们思考后得出:可以记住他前、后、左、右分别有谁,就可以记住自己的位置了。紧接着,我要求学生使用文具盒、尺子、橡皮擦、铅笔盒教科书等物品为教具,让学生结合我的引导,说一说文具盒的前后、左右、上下6个面附近分别有什么。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兴趣,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使用前、后、左、右、上、下这几个概念。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留足时间和空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不断促进数学思考的力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深入探究提供平台
        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是提高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小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直接打破传统教学中教会主导课堂的模式,全面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中实现能力的提升,继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互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解读,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数学课堂,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不一样的数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时候,划分小组是非常重要的,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顺利进行,教师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分组时可以结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标准划分,确保小组合作分工合理,让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帮助,不仅会学,还能够在小组探究中学会知识,并深入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分类》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索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原因。在提出问题以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三角形的定义、类型等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在这一阶段,教师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适当引导,确保学生讨论不偏题即可。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引导。在汇报后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一直二锐”和“一钝二锐”不同分类的认知,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都能快乐地思考、讨论、记录成果,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提高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三、沟通生活问题,为学生深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实例,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打造深度课堂,教师不仅仅要把握上课的内容,还需要分析与生活中相应的内容,以生活化内容为引导,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继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统计与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班级中的学习物品进行简单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走进每一个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习物品。通过这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数学统计与概率这一概念产生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班级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兴趣学好等做统计,从而为下一次班级运动活动的组成确定标准。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内容引导下,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郭华教授指出,在深度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激活以往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融入丰富的生活问题,不断将课堂学习推向更深层次的有效学习,才能铸就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惠芳,袁凤珍.深度学习: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必由之路[J].小学数学教师,2017(02):48-50.
        [2]邵文川.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4):60-60.
        
        备注: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深度学习下数学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B19-3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