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英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高级中学,湖北宜昌443100
摘要:学生在学校中的活动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而进行的,因此一个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会影响到班级教学的质量。并且针对高中阶段的班主任,一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如果教师再一味地向他们进行施压,只看中一个人的成绩,那么很容易就迫使学生走向崩溃的边缘。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个人的优势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级;增加交流;良好学风;民主决策
首先,教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十分紧绷的状态,学习的压力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紧迫感,所以要与他们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舒缓这种紧张的心理情绪。其次,教师要注重一个良好班风的构建,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毕竟是少数,一个良好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教师能可以鼓励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规章制度,进行民主的决策,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参与感,那么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
一、增加师生日常交流
想要管理好一个高中班级,教师就需要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更加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思想,这时就不能够以一种引导者的身份来与学生相处,而是要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毕竟青春期学生的心思,往往会比较敏感复杂。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能够对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被关怀,才会愿意对班主任打开心扉。
例如,教师要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毕竟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尊心会比较强,面对一些困难也会不好意思开口,所以就需要教师更加主动。并且教师还能从学生喜爱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这样会与学生有更多的话题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更加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能够处在一种与他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被尊重,他才会愿意与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看法,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树立良好班风学风
一套负责任的班委制度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力量,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那些品学兼优,责任感强,有魄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的职责,这样可以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且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一定离不开学生的努力,所以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层面的思想教育。在班集体内树立一种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是班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能够促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安心学习与健康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我为班级做贡献”,以此制定一个评优评先表,使学生都能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或者利用学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向学生灌输班荣我荣的观念,对学生进行优秀意志的培养。通过这些活动,都能够使学生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或者教师也可以鼓励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朝着优秀学生看齐,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引导学生民主决策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了一个组织和纪律的约束,才能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行,但是如果教师独断专制,自己制定班规却很难实施,因为学生往往会觉得教师处在于自己对立的角色。所以教师可以反过来引导学生进行民主的决策,使他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所以就要求教师能够广泛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听取班干部、任课教师、学生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出一套班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这套班规产生认同感,才会严格地遵守它,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
例如,关于班级体内作业完成详细记录表,班级管理日志等规章制度,班主任都可以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使他们参与到这些内容的讨论中。毕竟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更高层次的自主性,只有使他们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他们才会对班集体有更深层次的参与感。或者对于执勤班委也可以使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体验,这样可以使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使他们感受到管理班级的不容易,那么他们处在学生的角色定位上时,也会更好地配合班干部和教师的工作。
总之,对于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班主任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就不能够一味地以一种引导者的身份来面对学生,而是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所以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针对个别优秀学生,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民主决策,使他们参与到日常班级的管理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安伟.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探析[J].学周刊,2016(32)
[2]谢南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