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 618101
摘要:本文中的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注重从具体事例的角度介绍,旨在打造具有人情味的高中班级管理氛围,既介绍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小失误,又介绍具有成功的案例,真正从正反两面展示班主任的管理概况,真正促进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本文注重从换位思考、适时鼓励以及关注学生三个角度进行具体探析。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主任管理;管理有效性
在现阶段的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有些班主任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导致管理问题频发。针对这种状况,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应注重运用“外圆内方”的原则,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又要让学生遵循班主任制定的各项规则,真正打造优质性的高中班级,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换位思考,及时反思,促进沟通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有些班主任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常常运用“杀一儆百”的教学策略,并不注重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而提升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坚持反思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进行针对性地调节,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上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发下小洛主动与旁边的学生说话,而且有意影响体操的训练秩序。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打算运用“杀一儆百”的方式,让小洛站到整体队伍全面,并向全班学生道歉。这位学生迫于班主任的压力,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大家道歉。与此同时,在日后的班级生活中,这位学生主动疏远班主任。经过对这件事的反思,班主任醒悟到这种管理方式的错误性,并积极地与这位学生沟通,并让这位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做这件事情的愧疚。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后的班级生活中,教师运用正向理念,与学生的沟通,积极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在整个班级的学生面前,真正让被表扬的学生,获得自信,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和行为约束能力的增强。
二、针对问题,适时鼓励,有效管理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的状况:这个班级的管理效果特别差。针对这种状况,部分班主任不是寻找相应的措施,而是严加指责学生。这种做法甚至造成部分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针对这种状况,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在针对具体的问题时,应秉持一分为二的原则,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又要让认知学生的不足,从而以更为恰当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有执行性的策略,真正让学生在执行的过程中,改正相应的错误,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例如,在上周,教师发现我班的考试成绩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严加指责学生,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学生说:“老师相信事出有因。通过对本次考试的系统分析,教师发现本班的文科成绩较好,但是大家的数学成绩较差。大家可以说一说数学学习差的原因吗?”小错说:“数学太抽象了!”萧赞说:“数学知识容易混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数学学习的看法。与此同时,教师运用笔记录学生的看法,并与学生商讨具体的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教师成立了提升高中数学成绩的细则,并以学生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通过运用这种教学策了,教师让学生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思考此类问题,并运用鼓励和商量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定具有生意性质的细则,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关注学生,搭建爱桥,赢得信赖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并真正地融入个人的情感,并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关爱和关心,从而更好地搭建爱的桥,与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是值得信赖。
例如,在我班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发现小亮常常与一位任课教师对着干,导致大部分学生有意识地远离这位学生的状况。小亮面临着一次严重的人际关系危机。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观察学生在日常班级生活中的优势,并在整个班级学生面前进行表扬。由于受到班主任的夸奖,其他学生也逐步转变个人的看法。更为重要的是小亮开始自我反思个人在班级中的不足之处,真正地在此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准则和要求。通过小亮的努力,他不仅在学习上更为积极,也真正地理解任课教师,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向他人请教,真正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由此,他也获得了其他学生的好感。其他学生开始走近他,并帮助他。通过关注学生的方式,班主任以表扬的方式,搭建与学生之间爱的桥梁,真正获得学生的信赖,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改过自新。
总而言之,在开展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地从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并勇于承认个人在教学中的错误,也应积极地发挥班级管理中的长项,并在此过程中,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艳.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学时代.2017(12)
[2]邹海兴.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