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丽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 河南省 新乡市 453000
摘要:化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效率、高质量的化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和获取基本的化学知识,并实现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发挥出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所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灵活设置教学问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构建科学评价机制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和关键举措。
关键词: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关键点
教学质量直接反应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则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探究的问题。然而,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观念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和不足,直接抑制和阻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应当真正地做出转变和改革,探索并应用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灵活设置教学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和机会,究其原因是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却没有突出提问的环节和过程,导致学生变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不再以知识的传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是突出并优化课堂提问,尝试依据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把握适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制造悬念,创设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动机,促使学生展开对问题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溶解度》时,本节课程的难度并不大,但是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为了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首先,笔者带领学生们对教材进行分析,初步熟悉教材中的内容,然后,笔者再围绕教材内容向学生们进行提问,每提出一个问题,笔者都会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并让学生们举手示意,进行抢答,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仅对课程内容有了新的认知,同时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笔者通过灵活设置教学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生活是化学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所以化学教学也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从教学思路的拓展出发,以现实生活为起点,来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以此来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让化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促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体验化学的具体应用,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水的净化》时,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是随处可见,以我们生活中的饮用水为例,笔者向学生们介绍了饮用水的由来,让学生们认识饮用水的处理过程。随后,笔者引出本节课程的内容,通过还原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另外,笔者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项小实验,笔者通过演示实验室净化水的方法,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构建科学评价机制,巩固化学教学效果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反馈,是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提高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与重视,改变过去单一的成绩评价模式,积极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具体来说,教师需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时刻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也要明确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巩固、优化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时,为了巩固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堂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课堂教学过程为例,笔者在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们的学习表现以及听讲状态进行评价,另外,笔者还会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进行表扬,鼓舞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构建科学评价机制,巩固了化学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科育人功能的展现和发挥。所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广大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彻底摆脱传统观念和思想的束缚,走出落后教学模式的误区,并通过灵活设置教学问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方法和策略的巧妙运用,来推进化学教学的改革和优化,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莲. 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N]. 发展导报,2017-10-24(029).
[2]李耀刚.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