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李赞
[导读] “思维发展和提升”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其中一类素养
        李赞
        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   江苏省 常州市 213000
        摘要:“思维发展和提升”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其中一类素养,是学生获得完善的思想和语文能力所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作用力。新课标将其分为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两部分,两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但后者,即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却是前者,即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升级,代表着前者发展的更高水平。基于此,本文在整合上述五种思维品质基础上,便就“初中语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的话题做出分立:引导进行主题深挖以培育深刻性、勤于串通串联知识以培育灵动性、引导反驳与启迪己思以培育独立性此三大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品质 提升策略
        “思维”是“语言”的前提,因之亦是审美与文化产生意义的基础,因而在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的思维能力是前提,而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思维品质是目的,以达此目的为目的,教学则可沿以下三个方向展开。
        1.深刻性——引导进行主题深挖
        “深刻性”是新课标规定的学生所需具备的第一思维品质,是学生形成一定人文气质与涵养的必备条件。我们平常所说的“思想肤浅”、“看问题不全面、不透彻”等则是此“深刻性”思维品质不具备的表现。而在对学生此思维品质进行的培育中,教师则当首先对话题具有深入思考力,而后引导学生思维,进行对主题的步步深挖,以逐步使其具有深入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同时累积可供进行深入思考的知识素材。
        例如:在《桃花源记》一文的教学中,在文言知识讲解与文意梳理之外,我则由文中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引出:“不仅仅是这里的太守、南阳刘子骥,‘桃花源’或者‘田园生活’是古代文人大夫普遍的向往,我们甚或可以称之为是‘桃花源’情结。那么,可以表现此种情结或情怀的文学作品都有哪些?在此些作品的背后,又是何种的时代历史原因或者其它原因?在现代环境下,此种情结还是否存在?又为什么存在或者不存在......”这样的思维引导将渐使同学们的思维具有“深入”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对类似上述思维链下问题的解答亦将使其的认知和思想同步得到累积和拓展,而具备深入思维的资本和条件,最终促成对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培育目的的达成。
        2.灵动性——勤于串通串联知识
        “敏捷性”和“灵活性”是“思维发展和提升”此维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规定的第二、第三大思维品质,依据其所共有的“活跃”等特征,我们可将其统称为“灵动性”。

此种思维的“灵动性”来源于学生主体的深度自信、来源于其丰富的知识和思想储备、来源于其对此些知识和思想融会贯通式的理解。即对其“灵动性”思维品质培育的重点在于对知识间串通、串联的引导,以使学生逐步达到“举一而立反三”、乃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
        例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中,若同学们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且在接收每一种知识时亦皆接收了与其相关的知识,其则会对“文本的情感旨归”做出敏捷的反应,因为其可以由文中的“明月”、由“苏轼”、由“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灵活地联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联想到“高山流水”的故事、联想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从而推出“明月是文人情思的生发源地之一。”“知音是人生一大幸事、乐事。”等的结论。但若在教学此类内容时,只是在“就文本论文本”,而从不进行知识间的串联、联通,同学们的思维必定会僵化、呆板、闭塞而无所延伸、流畅、灵活,其语文水平乃至对生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皆将无法得到提升。
        3.独立性——引导反驳与启迪己思
        “批判性”和“独创性”分别指向“反驳权威”与“个性创新”,而皆具有“独立”的特征,因而可将其统称为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属性,或者亦可称之为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应的,对于学生此思维品质的培养则可以“引导反驳”和“启迪己思”的渠道达成,以渐渐将其“权威崇拜”、“盲目从众”的习惯打破。
        例如:在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的教学中,鉴于同学们的作者崇拜习惯,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其多亦会不自觉地赞同、接受其所给的“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答案,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而鲜有明显的批判精神。对此,我则首先说道:“这只是作者的观点,不同的人对活着的意义有不同的定义。我就不觉得爱情、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可以成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我觉得活着的意义在产生快乐的情绪、在体验人生。”并反问同学们他们的观点,但结果却是其亦多沿袭我的观点而少个性化、独立化的思考。对此,我则再次提醒到:“我们应当去寻求内心的声音,专注于自己内心的追求,独立地沉思内心的需求......”如此,同学们批判性、独创性的思维品质则会渐得到提升。
        总之,上述深刻性、灵动性和独立性的思维品质将扶持着学生语言的发展、审美的提升与文化的感知,扶持着其人文内涵与气质、高尚精神境界的生成,而当为初中及各学段语文教育之要点。
        参考文献:
        【1】黄明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何琴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