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教学的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李华
[导读] 问题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
        李华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中学  251800
        摘要:问题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取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生;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问题教学就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展开教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导致无法获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问题教学法的使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对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认知
        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总共分为四个要素,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而人地观念是其中的核心观念。以下将根据笔者对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认知进行简单的阐述。
        1.人地协调观
        人地观念是处于地理学科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其中包括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等,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指导理论之一,对于学生的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人地协调观主要是了解人类和土地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和土地如何和谐共处。
        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之后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地理事物的形成是多种事物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地理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因此在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时需要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去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观察地理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综合能力、区域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就是把地理环境转换成区域并加以认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要素,区域认知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能够将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其中的相互关系,能够从整体性、开放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去解决相应的地理问题。
        4.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就是在有信息技术和地理工具辅助的情况下能够对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行实验、考察和调查的能力,比如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地理景观图的观察、实物标本的观察、野外生物记录、人文要素调查等等,这些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是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况下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人地关系的调查和思考中,从而能够有力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基于问题教学的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进行以问题教学为基础的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总结起来也就是三个步骤,分别是创设情境、问题思考与总结、知识方法与应用,接下来笔者将就以上步骤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够对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着趣味性的学科,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教学的导学阶段去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海陆变迁”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魏格纳的发现作为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将一个完整的世界地图投放在多媒体上,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大陆之间的关系,学生肯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然后教师就可以操作电脑,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大陆板块拼接成一个联合古陆,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开始告诉学生这节地理课的教学结论,并且向学生提问:大陆是如何形成现在的样子?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去完成问题探究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课文当中会告诉学生中国的淡水资源是非常缺乏的,那么教师就可以从这里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一问题:中国的淡水资源为什么是非常缺乏的?当学生发现这一问题之后,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假设,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中国的人口非常多,但是所占的陆地面积是非常少的,加上平时人们对于淡水资源的浪费,才导致了当前的中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当学生提出这样的假设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合作探究来获得最终的答案,在探究完之后,学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除了学生所假设的三个原因之外,还有工业和农业大量的用水以及近年来的天气变化等各种原因,导致了地下水急剧减少。最后学生根据探究的结果给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并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问题探究的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非常大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时候,地理教师应当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在利用问题教学法展开教学的时候,应当让学生体会问题探究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岱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
[2] 叶先进,徐海龙.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习得研究——以人教版“工业地域的形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
[3] 曹东.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