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芳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213000
摘要:球是幼儿非常喜爱的玩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球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羽毛球、保龄球、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积极开展球类游戏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我园自创园起就以“棍球”为载体,开展“幼儿棍球活动创编和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这是我园在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尝试,在开展课题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将走、跑、跳、钻、爬、投掷、攀登等基本动作融入到棍球游戏中,通过一系列的思考,积极探索开发各类棍球活动,形成了园本特色体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 棍球活动 开发与利用
一、棍球活动开展的价值与内涵。
1.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棍球活动大多都是在集体环境中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争取胜利的目的,例如棍球竞赛中,前锋、后卫、守门员等各自以不同的地位发挥作用,发展协同与合作精神。因此要求每个幼儿必须在攻守中团结一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棍球活动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同时又是发展幼儿合作意识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提供了较多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幼儿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例如,个别幼儿性格内向不爱运动,而在性格活泼的幼儿带动下,也会受到感染一起玩球,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合作游戏的积极性。
2.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
棍球运动能促进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棍球活动的玩法有很多,接力运球、Z字传球、听音停球、瞄准击球等,每一种玩法都要求幼儿能够手眼协调地进行,从而提升了幼儿的运动协调性。棍球作为一种运动,本身包含游戏的特性,它的运动特点与人体的各方面都有联系,能够发展身体多方面的能力,并且启智、育德和培养个性,进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棍球活动开发的组织策略。
1.创设环境,营造浓厚棍球活动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将棍球元素融入环境创设中,处处彰显阳光体育运动的棍球活动环境特色,操场上设有宽敞地棍球运动场;幼儿园大厅小人们激情四溢地棍球对抗赛模型摆放着显眼的位置;楼道、走道随处可介绍棍球活动的图文,教室内结合区域环境,教师张贴了孩子们的棍球绘画作品、展览着幼儿用橡皮泥制作的可爱的球和棍等等。在这种浓厚的环境氛围中,激发了幼儿对于棍球活动的兴趣与热爱。
2.层层递进,逐步开展棍球活动。
我们根据幼儿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本园的场地及一日生活的要求,巧妙地安排棍球游戏时间。要求小班以玩球为主、中班以游戏化模式开展技能练习为主、大班以棍球对抗赛为主逐层开展棍球活动。每个学期至少开展8个以上新游戏,每两周开展一次,动作技能在前一学期基础上逐年递增难度,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以富有情趣的教学策略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棍球活动。从一开始的自由控球、无规则的传球、运球,让幼儿能够体验到击球的方法;到利用游戏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开展两人合作玩球;到多人合作玩球;再到小组合作为顺序,使孩子逐步的产生合作竞争的意识。此外,我们还力求有机整合相关领域知识,通过语言、绘画、音乐等渗透性的学习,开阔幼儿的视野,引导幼儿生成多种棍球玩法。使幼儿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良好个性品质及知识、?能力等都得到同步发展。活动安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并做好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3.创编棍球操,将棍球融入幼儿的每日活动中。
早操是幼儿园在早晨开展的、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体育组织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开展早操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推进棍球活动,丰富棍球特色教学,教师结合园本实际,自编自创了分别适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棍球操。每套操共8节,每节都充分运用棍球活动中的基本动作。配上节奏轻快的音乐后,孩子们做起来既能整齐划一,又富有一定的韵律。
三、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师棍球活动指导能力。
??教师作为棍球活动的组织者,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相关棍球活动的开展能力,我们开展了以“鳄鱼球快跑”“快乐运球”为内容的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师对于棍球的相关技能有了较好地掌握,增强了指导幼儿开展棍球活动的信心,它对我们设定棍球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等都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对于棍球活动课的开展,我们采用课题组成员备课,年级组研讨、共商教案的形式开展,将棍球活动纳入常规地体育课来开展,年级组教师和实践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研课。在对活动中技能练习的讨论中,大家觉得单一地练习技能会使部分幼儿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失去活动的兴趣,而有效地情境、多样化的组织策略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参与度,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棍球游戏的快乐,教师应避免重复地技能练习。如在中班游戏《躲避炮弹》中我们将单一地用棍击打鳄鱼球的动作与游戏结合,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中进行活动,将鳄鱼球想象成一个个“小炮弹”,小兵们要将这些炮弹用棍发射出去,并尽量瞄准敌人,这个过程就无形中练习了“击打”的动作,幼儿玩得乐此不疲,且在躲避炮弹的过程中,幼儿身体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做到了在游戏中掌握技能,体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