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蒋孝虎
[导读]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蒋孝虎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乐丰乡中心学校 云南省曲靖市 655423
         摘要: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蕴含数学特质的教学游戏驱动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会大幅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充分塑造。而且,在游戏教学法的作用下,学生自会在寓教于乐中深度感知数学魅力,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实现认知迁移,获得潜能激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时,应该加强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渗透、融合,使游戏活动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影响力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同时,为了切实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作用、价值、功能,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游戏的设计、组织、开展、指导,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游戏视域,使游戏教学法更好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更好作用于学生数学认知蜕变。
         关键词:探讨;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
         游戏教学法是新课改导向下教育教学领域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其以游戏为辅助,使诸多游戏元素、资料、活动等充分融合至教学领域,为学生认知迁移、教学效能提升而提供助力,给予铺垫。实现游戏教学法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密切关联,已成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借助游戏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认知现状与发展需要为基础,通过对诸多多元性、丰富性、趣味性、鲜活性游戏资源的开掘,游戏活动的设计,游戏素材的融合,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参与、实践、探究、体味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一、借助游戏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观念、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往往会按照固有套路,结合已有经验回顾旧知,开启新知。这一比较枯燥、乏味、单调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激活,学习兴趣的调动,认知潜能的激活。而游戏教学法的适时融入,则可以切实解决这一弊端,并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游戏视域,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伴随着游戏教学法的充分融合,有效应用,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凝聚力、影响力也会获得切实释放,充分彰显。因此,教师在借助游戏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以学生认知实际与发展需要为基础,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研究、科学探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一是利用诸多与学生发展需要相契合的游戏活动,落实教学指导。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将具体数学知识、内容、问题等以游戏的方式予以呈现,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给予每一个孩子积极表现,充分参与的机会,最大限度凸显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力,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二是借用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根据不同数学知识的特性,对于灵活优化,有效拓展,以游戏化的方式反馈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指导学生认知,以达到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激活学生数学潜能的目的。例如,在“位置”教学中,教师将“对号入座”游戏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将教室内的小板凳排成六排六列,让小明同学坐在第二排第三列的位置,并以小明为参考点,让学生很具生活经验来确定东南西北,引导学生寻找东边第二个位置,南边第三个位置以及东北第一个位置,这一趣味性数学游戏的融合,便会带动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深度理解“方位”的作用、价值、特性,为推动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兴趣激发提供了铺垫。
         二、利用游戏化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学段的提高,数学教学的难度也在递增。其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必须逐步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数学应用等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游戏教学法的利用,来充分化解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率,并将学生引入更为鲜活、生动、宽泛、多元的教学氛围内,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一是利用实践性游戏活动,拓宽教学路径。就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具有实践特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与禁锢,充分融入生活视域。在相互协作、互助交流中实现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使游戏教学法的作用得以充分凸显。二是利用探究性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潜能。可以就具体数学知识、问题、内容等肢解为具体的游戏活动,并利用对应的生活素材、游戏资料等,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体味,以切实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生动性、感染力,推动学生数学能力提升。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对利用分割图形来求解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这一数学思想获得深刻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图形分割比赛”游戏,并就学生科学分组,让学生随机抽取不同的图形图样,比比那一组分割又快又准。随着比赛的深度,“数形结合”这一抽象性数学思想便会根植与学生内心深处。
         三、依托游戏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可以彻底摆脱单一性游戏驱动的束缚,通过对诸多网络媒介、信息技术等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使数学游戏的开展更具生动性、鲜活性、丰富性。一是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落实游戏教学。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就数学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关注的问题等利用多媒体字幕、图画、视频等予以呈现,并配以必要的辅助性音乐,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游戏参与夙愿,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引领,开展游戏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素材、资源、工具等就游戏环境予以渲染,让学生在玩游戏中获得多元刺激,以促使对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有效增强。例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分数运算闯关游戏”,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对应的竞赛题目利用PPT进行播放,将呈现于PPT上的竞赛题设置为30秒自动切换的模式,如果某一小组一旦计算错误,则直接淘汰出局。面对浓郁的竞赛氛围,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将会得到切实释放,充分增强。
         四、结论
         总之,游戏教学法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坚实保证。而且,随着游戏教学法的逐步融合,不断渗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性、针对性也会获得大幅提升,既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数学认知素养的塑造。但是,由于游戏教学法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宽泛,这使得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寻求变革,实现创新,使游戏活动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有机关联起来,并通过对游戏情境的创设,游戏资源的引入,游戏活动的开展,游戏元素的融合,将游戏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驱动下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切实开掘认识潜能,在“玩”与“学”的互促并进下更好提升自己数学能力,逐步拓宽数学视野。
参考文献:
         [1]张艳艳.游戏,课堂因你而精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9(32):138-139.
         [2]葛善国.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路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24):121.
         [3]姚正林.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8(13):70+77.
         [4]徐荣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1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