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积极开展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 葛卫国
[导读] 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葛卫国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双溪中学   湖北省   咸宁市   437000)
         摘要: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当前教师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论性教学,在教学上的成果没有优势,数学对应用性与实践性要求非常高,数学本身也是应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当中加入实际性的内容,成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策略,也是教师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性与实践性;重要策略
         引言: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实践活动成为了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是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计较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技能和方法。通过数学活动获取经验,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通过数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能明白数学在生活当中的运用,数学是能切实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如果学生不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教师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所以在教学活动当中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前应该设计好情景,在课堂当中把学生带入情景中,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能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也是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比如用火柴棒拼接三角形,教师可以提问:“拼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无法一下得出结论,教师则可以带着学生用火柴拼接一个、三个、五个三角形,从实践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就能够得出结论。除此之外,教师需鼓励学生多表达,在教学当中,学生不可能每次都说正确的答案,则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组建小组学习
         在进行课外活动教学时,小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活动过程当中可以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升学生的兴趣。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还能相互交换意见,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但是,教师在制定小组成员时人数不能过多,可以在小组当中选出组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活动,小组提问时要选择趣味性较高的话题,学生都能参与并进行自由讨论。如果问题过难或没有趣味性,小组成员之间就会沉默,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三、活动过程强调动手动脑
         在数学教学当中不仅要求学生思考,还要求学生动手去做,比如说拼接三角形,再比如说几何图形的制作等,都要求学生去动手。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人,实践活动当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教师要做的是启发学生自己理解应用,去感知事物,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理解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方案,自己亲身去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教学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做。比如在做火车通过大桥需要多少秒这类问题时,可以借用身边的铅笔以及铅笔盒来进行演练,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这一道应用题,通过这些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演示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离不开评价,评价能够判断教师所设置的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完成的情况,教师要思考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经验获得以及获得的水平,再综合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应注意过程性评价,对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过程都要进行分析,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评价内容也会有所区别,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评价。其次,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尝试用“表现性”评价,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或让同学评价和家长评价,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评价都非常的重要,在进行评价时也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可以通过采访记录或随笔心得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等去积累活动过程当中重要的资料,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对此项活动是否够积极,以及与他人沟通表达是否存在问题,评价是要从各方面进行评价,为的是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不同发展。
         五、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程当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教师的情景设计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教师所引导的活动是需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究。之所以要在数学教学当中设置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创设情景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强化实践,让学生动手又动脑,真正的理解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既有基础性又有多元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当中,离不开的是评价,对于评价可从多方面出发,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活动过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桂楚.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4):165-166.
         [2]倪丽丽.探究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的互补作用[J].读写算,2020(22):122.
         [3]黄锦.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探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8):13.
         [4]张秀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积极开展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2):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