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造性思维训练如何与小学生体育教学相融合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白希永
[导读]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构成,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白希永
         山东省齐河县大黄乡实验小学   251100
         摘 要: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构成,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开拓思维有很大帮助。然而当前体育教学中过于追求改造学生体质,而忽视了创新性思维的訓练,为此本文就如何训练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完成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    创造性思维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体系的核心,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中开展创新性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体育教师将其作为工作重点,最大程度给学生提供训练思维的机会,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一、营造坏境激发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仅是掌握基础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培养自身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打破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给学生营造宽松的体育课堂。在活跃度高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以跳远为例,以往跳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跳远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告知学生,由学生自行进行练习。显然,这样的教学枯燥,效率又低。如若教师紧抓学生好奇心,开展趣味性教学,就可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跳远接龙。教师将规则告知学生之后,由学生讨论得出出场顺序。比赛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团队合作。         
         二、创设情景引发想象         
         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要想将学生想象力引发出来,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其在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体育教学。比如教师给学生创设故事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在投掷训练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八路军用手榴弹打小鬼子的故事,教师说:“同学们,八路军在打鬼子,需要你们的协助。”由教师扮演小鬼子,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用投掷物来攻击他。再比如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学生想象。教师将立定跳远项目与故事“兔子过河”联系起来,事先准备一条“小河”,小河中放置一些障碍物,学生扮演兔子,从河的一端跳向另一端,不得触碰任何障碍物。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过河的方法,同时将自身投入到角色当中,更好的完成训练。         
         三、借助提问引导思维         
         提问是一门艺术,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只有对提问环节进行优化,才能引发学生更为积极的思考,这对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先问学生:“如何拍才能让篮球直线运动吗?你们先试一试。

”很多学生在运球的时候都不能做到球随人走,这时教师叫停学生,问:“刚才你们尝试过,但结果不是很好,知道为什么吗?”有学生回答:“拍球的力度不够。”还有学生回答:“拍的位置不对。”此时教师将直线运球的技术要领告知学生,再让学生练习。将问题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更为积极的思考。         
         另外,设疑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疑问中助推学生冲破思维限制。比如在跑步训练中,教师问:“你们知道接力跑的最优距离吗?”答案不尽相同,有学生认为50米,有学生认为200米。教师带领学生绕操场跑一圈,告诉学生操场一圈是400米,再让学生思考最优距离。教师还可带领学生探讨接力跑的结尾方式,有的学生会认为鼓掌最好,有的学生会认为拥抱最佳,还有学生认为挥舞接力棒最帅。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而这个过程却调动其学生的大脑。最为重要的是借助设疑,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完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怀揣一颗包容的心。提问过后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都是其用心思考的结果。对于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不要吝惜表扬,对于回答不佳的学生,教师应当多以鼓励性语言来安慰。对于提出新颖答案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思考,想出更具创新的答案。对于小学生,鼓励比批评更有效果,不要太在意结果,应当更关注过程,从而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         
         四、采取激励促进训练         
         激励举措是思维训练必不可缺的构成,采用多样式激励来培养学生信心,让其更加投入。语言激励是教师惯用手段,但以往多用“不错”“你真棒”等简短语言,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这方面工作,采用“你做的不错,我相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等更具激励的语言。另外,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点头表示鼓励,也可向其竖起大拇哥,还可以鼓掌。借助有利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扬,从而让其更加积极的开展体育训练当中。此外,奖励是最见成效的激励方法,分为个人奖和团队奖。对于个人完成的项目,由师生共同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奖品。对于团队项目,由教师负责评判,评判标准是成绩和表现。成绩占七成,表现占三成。在项目结束后,教师要对每个团队进行评价,将其优缺点说出来,帮助他们进步。         
         五、总结         
         培养创造性思维既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教师要大胆创新,以兴趣为导向,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趣味性课堂,通过巧妙设计情景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成长,借助不断提问、设疑,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并以有效激励来确保体育教学的成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娟,田艾令.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 2018(19)
         [2]黄娜妮.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J].运动. 2017(20)
         [3]李先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