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军 覃菊秋
广西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537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行,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新的教学需求,将更多新式教学手段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体系当中。地理是高中阶段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能够完善学生世界观,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课程。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是现代高中地理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已经成为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教研课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认知结构建构
引言
思维导图原本是由西方学者托尼·巴赞发明的笔记方式,后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成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线条、图像、色彩等诸多元素的灵活运用,实现对学生左脑与右脑的同时调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图形记忆。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对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实际影响,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加优质的地理课堂。
1.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来说,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兴趣。地理本身就是一门有着繁琐知识点的学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抽象思维理解那些复杂概念,同时也需要将这些概念牢牢记住。而传统的理论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长期被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终会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变得越来越差。而思维导图能够将一些枯燥无趣的文字概念通过图形与色彩的润色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专注地构建自身的认知结构。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认知结构的建构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的优势就在于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像更加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避免学生混淆了复杂的地理概念,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确认地理知识的层次顺序。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不断梳理整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对地理知识点的拓展与探究。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深层次的应用,能够带动学生自身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学生自身地理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1.3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效率
死记硬背是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点的主要方式,这种记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产生混淆。学生付出了大量时间用来记忆地理知识点,却没有取得应有的学习成果,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思维导图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梳理与整合,学生可以基于不同知识点的关联性,从更加整体的角度出发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而图像元素与色彩元素的应用,也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图形记忆能力,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应用思维导图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开展思维导图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思维导图,才能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首先,教师要对接下来新课程中学生需要接触的地理概念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且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将其中需要重点讲解的图像内容进行标注。其次,为了保证思维导图的使用效果,教师必须明确确认每一个思维导图的核心主题,并且基于中心主体衍生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同时用鲜明醒目的链接方式来标注不同分支之间的信息关系。
最后,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最为合适的思维导图类型。例如在学习“水循环”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流程式思维导图就更加符合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需求。教师可以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等多种水循环方式通过详细的流程图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印象。而在带领学生开展地理知识复习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树状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系统化地梳理已经学习的地理知识点,这样学生完善自身地理知识体系的效率才能得到显著增长。
2.2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虽然学生是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主体,但教师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引导者。教师要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启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地理认知结构。为了避免学生的认知结构出现断层,教师在每节课制作的思维导图也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先基于整章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一个粗略的思维导图,然后再由整章分支到每一节,这样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点时也能按照教师的引导,在教师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来构建自身的认知结构。
2.3做好教学反思,提升思维导图教学价值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还应该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从而为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化积累更加宝贵的经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制作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并且在教学工作结束后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以监督学生的课堂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认知习惯,并且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发现最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总结出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在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高中地理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稳定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建构,同时也能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优势,进而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教育价值。这样才能在帮助学生建构自身认知结构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玉竹.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研究——以“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为例[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5):111-115.
[2]梅永华.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实践浅析[J]. 学周刊,2016(01):40-41.
[3]刘纯.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优化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