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吕坤锜
[导读] 小学美术课堂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吕坤锜
         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开始着力打造高效的智慧课堂,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住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拓展课外知识。具体地说,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打会牌与艺术西裤杨,借助广阔的互联网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并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教育资源上的支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统筹规划,科学构建智慧课堂。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美术课堂;实践探析
         引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相比,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智慧课堂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学生展示出广阔而优美的艺术世界,使得教材资源以课本为中心实现辐射,增长学生的见识,从而使其受到艺术的熏陶。另外,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还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直观的图像与视频,从而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在这种具有丰富性、多元性的教学环境当中,学生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一、小学美术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在现如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智慧课堂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在智慧课堂模式之下,教师使用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能机化与信息化,将广阔的互联网资源引入到学生的美术学习当中,并能够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智慧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智慧课堂的形式,教师能够使用多种手段来创设各种各样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教学情境,从而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情感上,心理上的铺垫[1]。教师实施智慧课堂策略,其教学情境创设方式就摆脱了口头描述的单一形式,而是可以辅以视频、图像等多种直观形象的表现手段,让学生更加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其内涵。
         例如教师在教学《走进春天》一课时,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在作品欣赏与学生进行作画的环节吗,教师选取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使得学生能够放松状态,唤起关于春天的欢乐的回忆,从而创作出灵动的美术作品。
(二)利用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拥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教师能够通过大量的美术欣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不必局限于课本上所提供的典型作品[2]。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观赏到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甚至使用3D的形式进行身临其境地观摩。这样一来,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审美活动也更加富有趣味性,每一节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场精彩的艺术之旅。


(三)利用智慧课堂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
         在过往的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体现不出层次性特征,使得具有不同美术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只能接受同一种层次的灌输,不免会出现部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却十分吃力的情况。如果学生长期在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之下进行学习,其对于美术的兴趣将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不利于其艺术修养的培养。另外,教室中学生数量很多,教师却只有一个,学生的疑难问题无穷无尽,再认真负责的教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一一解答。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智慧课堂的策略,应当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其最近发展区的潜力挖掘,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节奏,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美术知识[3]。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搜索网络资源来进行初步的自学,产生的一些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视频观看、在线向教师提问来解决。有了充分的预习工作作为铺垫,教师的上课效率与学生的理解吸收水平能够大幅度地提升。
(四)利用智慧课堂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小学美术教材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其展示的美术作品与相关信息介绍十分有限,如果学生对于某一流派或者某一副作品格外感兴趣,想要进行更多的了解,单凭美术课本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4]。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利用智慧课堂的构建,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以课本为中心向外进行拓展,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得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并激发其创作的灵感。
         另外,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于一些仅凭文字描述学生很难理解的艺术概念与规律进行直观地展示,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主题与背景》时,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调整好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对于作品主旨凸显的关键性作用,单凭道理的反复强调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使其具有自主性的感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四张漫画作品,每一张的主体都没有变化,是一个小男孩在奔跑,但由于每一张的背景都各不相同,使得小男孩一会被老虎追赶,一会在追赶公交车,一会又在阳光下的草地上嬉闹。学生不难发现,小男孩作为画面的主体并未改变,但由于背景的不断变化,欣赏者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展示两幅经过处理的作品,一幅是人物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另一幅的任务则缩小,融进了刚刚的画面背景当中,学生便会觉得,虽然画面中元素都基本一致,但因背景与主体的主次关系变化,画面主题也在变化。学生经过对比,能够对此规律有深刻把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从而将其运用于美术实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通过对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着力打造高效的智慧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实现多种能力的协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一些教材上因版面限制而无法一一展示的美术作品能够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课本上所描述的一些抽象的美术理论也能得到生动形象的阐释,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在智慧课堂中,学生能够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当中进行身临其境的思考,感知美术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晓艳.如何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J].赤子,2019,(21):130-131.
[2]王倩.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J].读与写,2018,15(32):230-231.
[3]曹佳吉.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美术翻转课堂实践[J].读与写,2019,16(21):194.
[4]唐晓哲.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讨[J].新智慧,2018,(32):92. DOI:10.3969/j.issn.1674-3717.2018.32.0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