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觉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王飞虹
[导读] 小学是学生情感和态度形成的重要阶段

         王飞虹
         光明区公明第一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06
         摘要:小学是学生情感和态度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体系逐渐完善,情感态度也逐渐丰富。这时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如音乐鉴赏、书法鉴赏和绘画鉴赏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培养。此时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借助视觉和触觉,更好的进行教学。本文就“视觉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视觉音乐;音乐鉴赏;小学高年级音乐课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进步,教师已经不能让学生只会考高分,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以现在对于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通过“视觉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让音乐鉴赏课程变得更加有趣,而且有效的提高了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现在音乐鉴赏课程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都需要老师们改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水平。
         一、简述“视觉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中应用现状
         “视觉音乐”是指在音乐鉴赏中借助影视、图片等视觉资料将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展现在学生面前。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情感以及对美的感受,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学生的内心中创造性的再现。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帮助学生再现音乐作品内涵的教学手段,那就是“视觉音乐”。许多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不太丰富,无法使她们再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视觉音乐,弥补学生想象力缺失的部分,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其中蕴含的情感。然而许多老师却忽视了“视觉音乐”的重要性,在上课时教学方式没有创新,课堂沉闷乏味。本该充满乐趣,情感丰富的音乐鉴赏课堂没有发挥作用。老师对于该教学方法的掌握不到位,让音乐鉴赏课程的意义变得微弱。
         二、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缺乏科学认识
         在许多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老师简单的把音乐鉴赏理解为让学生听歌曲,然后选择一首经典的歌曲教会学生们演唱。老师对音乐鉴赏认识不足,对音乐鉴赏课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把音乐课变成了音乐知识的传播教学。同时许多的老师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缺乏科学的认识,并且没有充分意识到音乐鉴赏的重要性。主要原因还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于不是考试科目的学科重视不足。老师在课堂上敷衍了事,学生把这些课当习题课,少有学生认真参与课堂,大部分学生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老师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司空见惯。这样极不端正的教学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让小学音乐鉴赏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低下
         因为老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不重视,导致音乐课一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因为学校不重视,学生对于音乐课堂参与度低下,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或者开展与课堂无关的学习,这样没有活力以及不被认真对待的课堂,让老师对于音乐课的教学失去热情。把音乐教学看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所以老师对于课堂内容的设计不够用心,且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有些老师上音乐课就是简单教学生唱几句书本上的歌,然后就让学生自由讨论,其实就是放任不管的意思,这样的音乐课堂效率低下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形同虚设。
         3、学校重视程度低,音乐鉴赏教学难以开展
         许多小学,尤其是乡镇小学,音乐老师的数量和音乐课的配置都是非常缺乏的。很可能一个学校就四五个音乐老师,一个音乐老师就负责一整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同时由于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不重视,音乐课程的配置非常缺乏。

许多老师会用到的乐器或者一些教学工具都配置不完善,极大的影响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学校的不重视,让音乐教学没能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和环境的的硬伤,让音乐鉴赏课程开展十分困难。
         三、“视觉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的方法研究
         1、以多媒体作为载体,融合先进视觉技术
         许多小学现在教学的设备、设施都是比较完善的,包括许多乡镇小学都有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用“视觉音乐”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现在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的音乐视频资料,视频内容质量高的同时能给人带来不错的视觉体验。音乐老师在备课时可以用心去寻找适合音乐鉴赏主体的视频资料,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好的课堂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要从做好课堂准备及至完美的课堂展示等方面,牢牢的抓住学生的目光,将学生带入课堂,走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魅力,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比如在教学《月光》时,就可以利用一段幽深静谧的视频资料,让大家沉浸其中,感受音乐旋律中蕴藏的情感。
         2、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情况
         音乐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音乐教学。音乐老师也是老师,不能因为音乐不是在考试中拿分,就连音乐老师本身都不重视音乐教学。
         对于音乐鉴赏首先老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然后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结合学校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方案。音乐鉴赏可以教会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追求美的能力,利用门槛低也易实现"视觉音乐"教学,可以极大的帮助老师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在“视觉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符合教学思想的视频音乐资料,并且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比如在进行贝多芬《致爱丽丝》的鉴赏课程中,老师在上课前可以用一小段视频资料为大家讲述音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从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手法等多方面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3、学校完善音乐教学的师资和硬件配置
         学校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要有正确的态度,意识到在素质教育中,音乐鉴赏的重要性,完善师资配置。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老师能承受的教学任务也是有限的,学校不能因为对音乐鉴赏课程的不重视,就压榨老师的剩余劳动力,这样只会让老师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效率。同时音乐鉴赏课程中,使用“视觉音乐”会用到的教学设施,学校也要配置齐全,包括一些视频资料的渠道和使用的软件等。为教师做好后勤工作,让老师可以使用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音乐是一种用声音传达感情的表现方式,在不同的心情和环境下可以创作出许多风格迥异的音乐,在音乐声响起的那一刻,大家就可以真实的感受到音乐所创造出的理想世界。音乐鉴赏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能力,有利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节奏,放松心情,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习知识。“视觉音乐”作为音乐鉴赏课程中门槛低、效果好的方式,值得老师们重视并且深入探讨研究其更好的课堂展现形式以及与课堂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孙娟.“视觉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0(04):59.
         [2]陶涛.声之形——小学音乐欣赏中视觉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73-174.
         [3]刘洁.“视觉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6(41):54.
         [4]李静杰.“视觉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5):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