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精准实施课堂教学    ——依托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即时构建课堂评价,协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 胡勇
[导读] 依托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及时、便捷的功能,实现课堂关键信息的获取

          胡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依托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及时、便捷的功能,实现课堂关键信息的获取,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效果实施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更加高效地推进教与学的进程。
         关键词:精准教学;主体地位;智慧课堂平台;课堂评价
         移动教学就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相关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借助移动设备,师生之间可以更为灵活方便地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这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其他形式的教学相比,移动教学具有学习便利性、交互快捷性、情境相关性的特点,而这为精准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使教师实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认知起点,更好地把握精准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智能化方式提高精准教学的效果。
         一、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即时统计的功能,了解学生认知起点
         备课最重要的一步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借助优学派智慧课堂的即时统计功能,可以帮助老师花较少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能够很好地确定教学起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时,就借助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即时统计的功能,了解学生认知起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和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经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因此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四边形的认知起点,更有利于教师设计出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环节。
         因此,笔者借助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中的互动题板,让学生给上面的这些图形分分类。通过调研结果发现:39名学生中,90%的学生能够找出四边形,但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通过后面的追问: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仅有30%的学生能说清楚四边形的特征。
         二、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开展评价,辅助教学顺利推进
         在教学中,对学生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展开评价,可以辅助教学顺利推进。而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快速收集学生现场生成资源。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搭配问题》一课时,基于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思维,学生能不能读懂其他人的想法,利用平台学习,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生生互动,设计出了以下三个课堂活动。
         1.动手操作,体会有序思考
         基于教材,我选用“搭配衣服”的情境直接引入,“今天要参加同学聚会,你早起穿衣打扮,如果你的衣橱里有2件上衣和3件下装,并且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搭配算一种穿法,请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请你摆一摆,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孩子“找漏了”,有的“重复了”,有的虽然找全了但过程却很无序,而仅有部分孩子能“有序找全”搭配的方法,而这些问题的发现就有赖于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录屏了。
         在师生交流互动环节,教师调出学生的录屏内容,做题时的思维过程即真实再现。孩子们仔细观看视频,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意见,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读懂他人的作品,给“找少”和“找多”的错误过程和“有序找全”的正确过程进行归因。


         2.经历过程,渗透符号意识
         经历刚刚的活动过程,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搭配的操作经验。教师再次发送搭配午餐的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教师通过手机客户端中“移动展台”的功能,随时随地捕捉用“文字”、“画图”、“数字”、“字母”等不同表达方式的资源,再通过一一展示,学生上台交流汇报,渗透符号化的意识。
         利用优学派的移动展台功能,教师可以边巡查学生的做题情况,边拍下有利于学生交流的学习资源。借助这一功能,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更投入地读懂学生的思维。而通过展示不同形式的表达,也使得课堂的生成资源更丰富,让学生意识到符号的多样化、用符号表达数学思想的优越性。
         3.直观抽象,感受模型思想
         学习到了这里,学生对搭配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教师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路线选择”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从猴山到狮子峰,一共有多少种走法?教师截图发送,让学生在移动终端上完成,学生可以模拟情境,真正经历“路线选择”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
         三、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即时、直观的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因其“移动展台”、“拍照上传”等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一课时,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即时、直观的特点,帮助学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首先,笔者展示两张图片:数学书封面和树叶,学生通过平台投票选出想要测量周长的一张图片。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边线为直线的数学书封面。笔者借此引导学生思考测量两种图形周长方法的区别,从而归纳出有效测量弯曲边线的图片的周长的方法——化曲为直。其次,学生分小组借助线、直尺等工具测量出树叶模型的周长,组长对组员操作过程进行录像并上传。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体会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中“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结束练习后,笔者随机选择几组学生上传的视频进行播放并作针对性评价,再次强调学生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
         综上,在过去的教学形式中,学生更多扮演的是“观众”的角色,参与感和代入感不强。“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弥补了传统课堂以及多媒体教学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它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模拟等探究某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仿佛身临其境,学生从过去的“看客”一跃变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热情自然高涨,积极性也提高了。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在智慧课堂中,孩子们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我们更应该不断发展自己,提高专业能力,真正利用信息技术去了解、读懂孩子们的认知和想法、设计适合他们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丰富他们的沟通和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
         [1]黄文翠.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数学精准化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7):61-62.
         [2]刘小梅.移动终端应用背景下的“课前导学,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2019,8(17):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