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胡本翠
[导读] 师生的教学情感体验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
        
         胡本翠
         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  434020

         摘要:师生的教学情感体验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改善中学生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思政意识和道德品格。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舒适和快乐,并进一步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创造与教育现实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紧密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道德素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教学效率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所以中学教育必须坚持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而道德与法治科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内容相对枯燥,因此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讲课的过程中探索讲课的艺术,确保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意识(情感)属于主观类别,可以具体代表教师的思想,情感,教育水平和教学设计。景(场景)是一个客观类别,可以专门针对学生。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融合则实现了“情景交融”,从而能够提高了教学质量。那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创设情境呢?
         一、巧设课前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前设置情境导入,找到与所教授教育内容的理想切入点,帮助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使学生难以集中精力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这常常导致难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尴尬境地。针对学生的不够认真和学习兴趣弱的问题,教师应采用创造情境的方法,在课前将所学内容提前设置好情境,让学生自发的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二、创建教学情境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教师必须通过个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通过充分利用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教学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创建教学情境,而且还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动手实践并提高其道德修养能力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起到提醒和启发的作用,在创设教育情境时,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在鼓励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换句话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学生必须通过自学来思考和感受。


         三、准确设置生活情境,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时代特征,教科书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核心。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将生活融入教学,将教学融入生活,从而使学生学习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教育目标,创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近的教学情境,并设计出带有学生的疑点和难点的问题。动员学生充分发现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和表演,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加强教育认识,从而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实践,促进知识的内化,做到知行合一。
         四、加强师生互动,完成课堂知识的延伸
         在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创建教学情境时,教师应注意在情境创造与所授知识之间取得平衡。不应放松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扩展的考查和训练。不仅应该保证情境的价值,还应该确保课程的知识量。这样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基础知识并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质。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情境的创设
         中学生仍处于思维和逻辑的过渡阶段,无法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具体知识,也无法有效地转变教师所讲的抽象观点。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情境的创造,将学生的抽象问题从语境转变为具体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学习。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经常出现“单词多,图片少”的现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应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上下文教学方法来培训学生。将中学的知识点融入生动的故事中,并传授学生一些道德理念。例如,当在讲解责任与角色同在时,老师可以讲一个关于责任的简短故事,然后让学生评论故事中主角的行为,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教师就可以自然的对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六、结语
         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造教学情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的共同挑战。教师应该从自己开始,专注于创设符合教育内容的教学环境,动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从经验中获得见识,以及内化意识。只有这样,通过将知识与道德建设的完美结合,学生才能在感受道德情感的同时增加知识,唤醒寻求真理,树立完美品格的崇高理想。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创设生活情景激发课堂活力——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法[J].名师在线,2018(29):7-8.
         [2]常延寒.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景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18(13):116.
         [3]革继权.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中国集体经 济,2009(1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