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盖文君
[导读] 在小学课堂上推行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盖文君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丁香湖小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在小学课堂上推行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觉、帮助学生快速消化学科知识。而在阅读教学当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就成为了教师需要反复思考的重点。本文针对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做出了简要分析,从学生年龄特点、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四个方面提出了几种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阅读教学;深度阅读
         前言
         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最好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阅读开始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出学生主动好学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正确阅读教学方法的话,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更无法让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思考。这样学生对于所阅读的文章就只是“浅尝辄止”,根本无法理解文章思想,更无法从这样的阅读过程中积累到语文知识。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的范围很广,可供小学生阅读的读物也是浩如烟海,有些书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有些书籍却会对学生造成非正向的引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必须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的读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读物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不至于因为读物太过幼稚而无法产生阅读兴趣。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所描写的就是很多小学男生会感兴趣的蟋蟀,这篇课文恰好符合了四年级左右男生的兴趣点,从蟋蟀的住宅描写了蟋蟀的一些习性,让活泼好动的小男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了好奇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自然更容易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二、巧用故事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认真阅读,并对所阅读的内容产生思考。在文学作品当中,故事悬念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最有效武器。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故事当中的一些悬念,引发学生想要继续阅读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外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自己到故事里面去寻找悬念的答案。
         例如某教师在讲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海的女儿》之前,就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篇故事的开端。

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们都被带入到了唯美奇幻的故事情节当中,他们被海底世界的光怪陆离所吸引、为人鱼公主和王子的爱情故事而揪心,更为人鱼公主为爱牺牲的勇气而感动。但就在这时,故事戛然而止,教师意味深长地告诉学生们:后面的故事更加精彩,想要知道人鱼公主的命运,就需要自行阅读课文。果然,学生们纷纷被激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主动翻开课本阅读课文。最后,在学生们读完故事黯然感慨的时候,教师又和大家对于人鱼公主的牺牲进行了探讨,让学生们对于所读的内容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借助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
         三、总结阅读方法,让阅读更简单、更高效
         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们讲述自己阅读时的方法和从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高效阅读。
         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阅读任务,让学生找出证明恐龙与鸟类有亲缘关系的证据。然后,在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再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提出应对此类任务最有效的选读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之后学习需要时,快速地找出书报、文章当中的有用内容。
         四、安排合理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想要让学生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并非易事,为了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需要定期布置合理的阅读任务,同时还要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交流会来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认真进行了课外阅读且有所收获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让这些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收获,这样学生才能继续坚持阅读,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阅读《三国演义》的阅读任务,然后在学期内以三国中的人物或者著名事件为主题举办几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分享对于主题人物或主题事件的理解和看法,这样教师就能考察出学生的阅读情况。另外,在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中也有《三国演义》的节选课文,学生提前阅读过《三国演义》以后,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结语
         阅读就是一个汲取思想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一扫而过的话,就很难从读物内容中有所收获。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稇载而归。
         参考文献:
         【1】张星华.小学语文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J].才智,2020(08):214.
         【2】李金英.借“图”发挥,深度阅读——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