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卫华
浙江省开化县崇化中学 324300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都在探索如何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优化相关产业,提升效能。互联网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强大人机交互能力和精准的记录分析能力为高效课堂和精准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要使互联网与初中科学教学真正融合,仍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本文就互联网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互联网提升初中科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初中科学;教学探析
引言:互联网环境下丰富的网络资源、强大人机交互能力和精准的记录分析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初中科学教学的需求,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科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来源于生活,也最终服务于生活。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教学的特点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效率。
一、互联网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让课堂更生动
教师既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有关初中科学教学的各种素材,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收集和分析网络上的一些素材。互联网能够提供一个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发挥共享的优势,学生、教师都可以获取到学科的相关信息[2]。在互联网中的大量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素材可以为课程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这种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生动。
(二)强大的交互能力,帮师生多互动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互动、合作是十分重要的。相比较于理论知识,科学的重要目标更在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中,每个人可以自由的使用信息、模拟实验,也可在网络中轻松的实现交流和合作。网络中的聊天室、自习室等多种途径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构建了更加自由更加便捷的平台,营造出更为开放、积极的学习环境[1]。
(三)精准的记录分析,让探究有深度
在科学教学当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略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没有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学生就不会感受到科学的奥秘,甚至降低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而初中科学更多是关于探究类的问题,它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和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奥妙。在科学体验中,学生可以先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因为探究是初中科学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探究精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的便利。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创建交流平台为初中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探究平台。
二、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
(一)获得更多资源,培养学生兴趣
互联网大环境下,人们获取的信息爆炸性增长,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教师要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促使他们养成多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知识,科学学科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只是表面,也要逐步深入探究问题的核心,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提出新问题和自己的新见解。
例如在学习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大气的压强》中,教师在讲解完本节课之后,可以抛出一个相关的课后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对于每位学生所持有的观点教师要予以鼓励,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叙述出自己的想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亲自动手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本次实验器材较为常见,如吸管、塑料杯、玻璃板、牛奶等,可让有条件的同学回家亲自实验,享受实验中的乐趣,对于没有器材的同学,教师要为其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就会了解到两个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再拉开很费力、塑料杯装水,盖上纸板,倒过来,纸板不会掉下来等现象。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所需要的器材、物品,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从而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无处不在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带来的快乐,学生自然热爱科学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二)录制分享微课,便于学生理解
初中科学中有一些物理知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短短的40分钟很难让全部学生都能够接受并内化。所以如何把难点突破这对学生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而互联网的记录和分享的功能为这些适应能力欠缺一些的学生提供了重复求知的可能。教师可以通过录制重难点的讲解视频,以微课的形式分享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初中科学浙教版七下中,学生对于摩擦力和惯性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可以录制相应的摩擦力分析微课和惯性应用实例的讲解视频,讲解视频中尽可能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突破重难点,学生间可以自由结合成组,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展开分析、讨论,并适当寻求教师的帮助[4]。如此一来学生可对摩擦力和惯性的概念以及实际应用就会有较深的理解。
(三)针对学生难点,精准辅导学生
一味的灌输知识在当今时代是行不通的,这样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听学生反馈来发现学生真正薄弱的点在哪里,针对性的展开辅导。互联网的记忆和分析功能可以为我们采集学生的高频错点形成个人的线上错题集,这样一来教师的辅导针对性就更强了。
例如在学习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机械运动》中,大家学习中的重难点就是机械运动的分类和如何判断和选择参照物,这时候教师就要加强这两个问题的讲解。同时要观察学生线上作业的情况,集合学生的高频错点择出来重点讲解,精准辅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帮助其有效消化和吸收重难点知识。
(四)开展线上实践,发展学生素养
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理科,其知识面广、思维性强、实践度高,常常需要借助实践探究来发展学生探究素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深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式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实践作业的开展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延伸。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书面作业答案来源广泛,因此普遍存在作业质量低劣、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答案开放注重思维的线上实践性作业成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例如在八下第四章关于植物根茎叶三大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中,这些实验探究由于需要较长实践往往无法在课堂上开展,为了让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教师可以基于STEM理念进行线上实践作业的设计和整合。比如给学生布置制作一朵七彩玫瑰的实验,染色的原理是植物茎的结构和运输功能,染色速度的快慢和叶的蒸腾作用有关,长期培养可从根的吸收作用着手,这样一来根茎叶三块探究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最终学生优化并制作成染色效果较好的七彩玫瑰。这个探究过程学生通过互联网分享给教师和班里其他同学,在交流改进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养成。当然实践活动的开展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视频以及钉钉直播等手段在线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保证线上实践活动高效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线上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型沟通方式。但是线上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就会在教育教学中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网络特点建立网络平台,学生才能从中获取有效的网络信息。
参考文献:
[1]尚纪珍.探析\"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速读(下旬),2019,000(002):130.
[2]黄翠.探析"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明日,2019(15):0200-0200.
[3]高金东.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8,000(051):145.
[4]文思瑜.“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新智慧,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