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开库
河南省潢川县张集乡中学 河南信阳 465121
摘要:初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备受重视。道德与法治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生活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围绕生活化教学方式来详细叙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是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教师将日常生活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习生活化。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真切体会、感悟学科知识,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入,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化角度去满足学生课堂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但就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课堂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氛围并不浓厚,究其根本还是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不足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借助学生身边的生活,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法治和道德素养培养。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具有应用策略
1.借助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学习的黄金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好胜心和冒险精神。教师引导正确就会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引导不正确则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叛逆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使学生愉快的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这节教学内容时,本节课可以分为几个模块进行教学。第一个模块从李铭的“四个情境”展开,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材来制定一个属于自己小组的“四个情境”这样,学生从自己生活角度出发,联系生活并进行生活经验的讨论。每个学生都会拿出十分的热情来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得第一个模块教学丰富且精彩。譬如,一个小组列出了这样的四个情境“早晨六点半晨读”“八点钟按时吃饭”“下午三点上兴趣班”“七点半看新闻联播”。
这一小组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交流,将自己和其他小组成员之间共同点讨论出来而制作出四个情境,从而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在课堂上的引入可以引发学生对类似事件的感受进而产生好奇心,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2.借助生活热点问题,引发学生课堂思考
其实,课堂学习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对于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课堂问题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思维分析能力,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师将生活热点问题列出,让学生通过正反方辩论的方式进行观点的论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借用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课堂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而本节课学生将要讨论的是“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持正方观点的学生认为“网络促进我们生活的进步”,持反方观点的学生认为“网络打乱了我们规律的生活”。正方学生认为,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人们借助网络学习、购物,农民伯伯借助网络来拓宽蔬菜粮食的销售渠道……而反方则认为网络带给生活很多弊端。网络使得大多数人变成了“文盲”,网络的便捷使得人们动笔少,很多时候很简单的一个字都不会书写。书法被慢慢遗弃,还有网络使得网络暴力频发,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困扰……通过这一课堂问题讨论,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引导,如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等”。
3.创设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本知识是由相关教育专家挑选出来的,但是其中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各个现状,教学内容也只是对现状生活的一种高度概括。懂得将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作为桥梁连接学生所学知识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有提高。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时,当讲到“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扮演,可以是红绿灯抢行,可以是商场被插队,通过具体的事件案例,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尊重他人,什么是以礼相待,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角色扮演,实战操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课堂共鸣,还能改善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将抽象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注入活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在情感、能力、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张金春.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43):125.
[2]孙爱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浅谈[J].魅力中国,2018(1):92.
[3]农植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速读(下旬),2017(10):25.
[4]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