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
河北省定州市帅村小学 河北 定州 073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阶段,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外部语言的内化,也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文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顺利完成内部语言的外化,掌握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拓展知识面。所以,本文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见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知识见闻
前言
小学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见闻。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发挥出小学阅读教学应有的效果,这样就可能出现学生选择的读物与年龄不匹配,阅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此一来,学生阅读时就无法从读物中积累到有价值的知识,更无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思考。而缺少了思考的阅读过程,不过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学生自然无法从这样的过程中拓展知识见闻。
一、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带领学生根据兴趣阅读
想要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就要为学生选择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只有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引导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积累语文知识【1】。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就以一种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给学生进行了科普。这篇课文的主角是两只小蟋蟀,其中一只蟋蟀在捉迷藏的时候,随着青草被卷到了老黄牛的肚子里面,在另外一只蟋蟀的指挥和帮助下,才得以逃出生天。这篇课文以小蟋蟀的冒险过程,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知道了牛有四个胃以及牛会反刍食物的知识。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课外实践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许多生活常识,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者借助课文来激发学生对于一些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检验课堂所教授的知识。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的讲授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们寻找并观察身边的爬山虎,并写出观察报告。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就能根据学生们的观察报告展开教学,给学生们纠正或补充爬山虎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到这种常见植物的特性。
三、借助课文内容节选,让学生感悟经典名著
在小学课本当中,有许多的名著节选课文,这些课文大多经过了简化,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感悟到经典名著所蕴含的文化和知识【2】。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借由这些名著节选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底蕴。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草船借箭》一文,就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内容,这篇课文在节选的过程中特意进行了简化,但是仍然足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三国这段历史的风采。通过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开展《三国演义》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借助书中的故事向学生普及三国历史知识,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著名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忠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四、从成语故事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成语含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和语言更是源远流长。很多历史中发生的故事,都凝聚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在小学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成语,更能让学生们积累到历史或其它方面的文化知识。
例如,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精卫填海》,这篇课文属于古代神话故事,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此拓展了学生在上古神话方面的知识见闻,成功帮助学生积累到了作文素材。首先,我带领大家一起阅读了这篇课文,让大家了解到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然后,通过故事内容,我向大家讲述了“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所代表的“意志坚决,不畏艰难”,而阅读过故事内容的学生们也很快理解了成语的意思;最后,以精卫填海为例,我向大家普及了其他与古代神话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增加了学生们的成语知识储备,让学生们对于古代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结语
只有“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深厚的阅读积累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做到信手拈来,还能让学生在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引经据典、字字珠玑。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想要优化小学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见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慕鹏飞.小学语文阅读的开展策略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6.
【2】徐苏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