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清
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
摘 要: 教学实践证明, 以“创设情境, 营造‘想说’氛围;双向互动, 历练‘会说’本领;走进生活, 内化‘善说’能力”为主要环节的小学语文“三说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旨在激活学生真切的表达需求, 通过真格的实践活动, 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管用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模式
口语交际意味着“生活”, 它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的, 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具有及时性、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因此, 口语交际的训练也必须是立体的、综合的与实践的。它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教学活动中, 应当采取多种途径, 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素养。
以“创设情境, 营造‘想说’氛围;双向互动, 历练‘会说’本领;走进生活, 内化‘善说’能力”为主要环节的小学语文“三说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旨在激活学生真切的表达需求, 通过真格的实践活动, 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管用的交际能力。
1. 创设情境, 营造“想说”氛围
精心给每一个“话题”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 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 似曾相识的感觉, 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 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 带着饱满的情感, 走进交际情境, 逐渐从不愿说到争着说, 促使口语交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自然的表情、流畅的语言大胆交流, 毫无束缚, 畅所欲言, 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 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乐趣, 不时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
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 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利用课本“情境图”创设交际情境。这些“情境图”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 要努力发掘“情境图”的内涵, 运用“语言描述”、“事先布局”、“模拟表演”等方法, 拓展思路, 丰富交流的内容。
(2) 陈设相关的实物, 道具, 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产生如入其境的亲历感、现场感, 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 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从而情动而辞发。
(3) 借助多媒体课件, 模拟交际情境。多媒体课件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助于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久而久之, 学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2. 双向互动, 历练“会说”本领
口语交际教学, “互动”是基本特点, “交际”是核心, 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因此, 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设计一个完整的实践序列, 从单一到综合, 从浅易到复杂, 设计多个回合、采取多种形式, 在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的互动中, 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实现由交际得简单、表面到丰富、深入的过程, 最终练就“会说”的本领。
(1) 会倾听。“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 但在课堂上,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 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观点, 当教师让一名同学发言时, 其他人便会长叹一声, 没等别人说完, 就跳着喊着又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 但真正能静心倾听别人讲话的学生不多。因此, 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一个“倾听者”, 只有听清楚、听明白, 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 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2) 善表达。教学时应注意用书面语言来规范儿童的交际语言, 使学生“说对”“说好”。首先要求学生养成使用规范语言的习惯。其次, 要引导他们打开思路。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 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自己的口语表达。再者, 要引导分清角色关系。交际中主客体是随时变换的, 交际者要及时调整自己听说应对的角色位置与活动方式。
(3) 懂评价。有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口语交际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选个话题, 练一练, 说一说就可以了, 还要组织学生参与评议。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评议, 听听他们是否把话说清楚了, 说明白了;如果说的不清楚, 那该怎么说, 让学生在同伴的评议过程中规范语言, 学会如何把话讲得更清楚、更明白。在口语交际活动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首先谈谈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的感受, 然后请和他交流的同学谈谈对他的评价。
3. 走进生活, 内化“善说”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来内化“善说”能力。因此, 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 应设法打破课内课外壁垒, 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之中, 渗透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安排大量时间, 采取多种形式, 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本领用于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注重生活的积累, 在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 在动态的、生活化、实用化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历练,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 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修订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 吴亚西张国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年。
[3]陈云宇:《基于儿童幸福发展的语文教学观》,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7年。